陈麓原便将经过跟赵禺一说,不过没说具体地点,最后眨巴着眼睛看着对方。
赵禺听得汗都下来了,这小爷可真命大,那潭里的少说也是个筑基妖物,甚至有可能是已经化蛟,而且灵智肯定也不低,不然哪有这份奇遇。
此事还得跟家主汇报才行,但被陈麓原拉住,起码得百日宴送礼过后再说不是。
晌午,却有外客来贺。
不仅抱鼓张张运晋亲自前来,郑家都派遣了一位管事,顺便将苏素的礼物一齐送来,没办法,宗门规矩大,不可能想下山就下山。
除了这些熟识,隔壁桑帛县曹家居然也派了嫡系来访,说是结识朋友云云,李晟安自然客气招待。
其实仙族子嗣并不看重满月与周岁这些凡俗礼节,而是要等到五岁,确认了灵根,才会大摆宴席,庆祝后继有人。
估计都是看着苏素的面子上,甚至有人可能在拐着弯拍苏素这个筑基修士的马屁,也就张运晋是真的来贺喜的,顺便还了之前欠的三块灵石。
李晟安心里知道,先就让林秀抱着孩子露一面,也算个礼数,几人夸了几句孩子灵动聪慧云云。
这一桌却是要和山下村民分开的,不是谁都能适应仙凡杂居。
李晟安一边寒喧,一边带着人上山,现在上下山的路经过取直整平,大半个时辰就能上去。
而修仙者脚下御风,闲聊不多时,便上了青额坪,在凉亭吹着寒风,围炉煮茶。
“李道友风姿过人,得空去我曹家金镂山坐坐,若能请到苏真人驾临,更是三生有幸呐。”
长了一张短圆脸的曹规墨笑道,曹家开山立族不过二十馀年,根基浅薄处处遭人排挤。
好不容易等来个资历更浅的,还听说有宗门真人庇护,这等机会,不赶紧结交一番,就太过愚笨了。
“得空一定亲自拜访,不过苏真人常年静修,恐怕难得下山。”李晟安笑呵呵的道。
“李兄,你家那姓赵的客卿可否借我帮帮手,我家小弟追踪一头妖兽好些时日,正缺人手围猎。”张运晋如是说道。
事实却并非如此,而是因为数月前的风波,他族弟张运鳞,也就是那与粉面修士有染的女人的儿子,亲手将自己的母亲和奄奄一息的修士一起沉了河,甚至亲自下水几次,确认那修士死透。
如此,竟然发现了浊矻河里的一些痕迹,几个月下来,张家已经找到了关键线索。
可老太爷和家主都重伤未愈,年轻一辈的三人,实力都才练气中期,几名客卿中也只有张运婉的夫婿到了练气七层。
张家别说独自吃下好处,恐怕再过些时日,连秘密都守不住了。
于是想先不动声色的召集几个人手,像赵禺这种实力不上不下的最好,而李晟安实力太强,张家唯恐其反客为主。
如若不行,就只能找郑家求助了。
郑家在本地的风评一直不错,许多练气家族都会与其合作,以达到双赢的局面,近百年都没出过什么不好的事,可靠程度比李晟安这个临时盟友高。
“这……”李晟安一时摸不着头脑,不过也点点头,人情在于来往,得空帮一手自然没有问题:“我是应允了,但还得问一问老赵,再给你确切答复。”
合著都是来谈事的,郑家管事更是专门帮苏素送礼来的,否则以一个筑基家族,生个还不知道有没有灵根的孩子,怎么可能多看一眼。
也就六假门来人,会多关注一番。
干巴巴的聊了半个时辰,各人把礼品奉上,表达个意思就行了,随即陆续告辞。
李晟安还有的忙呢,下了山,又是一番应付,最后给孩子取名。
既然扎根于此,成李氏家族,自然需要编撰族谱字辈,李晟安稍微考虑,便定下十个字:“启问青云阙,清静灵台明。”
这两句,算是李晟安来时的路,至于以后,就由得子孙后代自己去续写吧。
小胖子取名“李启瀚”,李氏嫡长子。
这时候,关系亲近的陈麓原和赵禺连同村里众人才送上贺礼。
等这一阵过去,李晟安才得空问赵禺和陈麓原两人的经历,得知小陈的险象环生之后,便严禁他再去黑水潭附近。
“你能活命,乃是侥幸,修行人最忌侥幸之心,千万不要以为得了一次好处,以后就能如何如何,与虎谋皮之事,大可不必!”
要知道人之于妖类,好似丹之于修士,邪修也会将凡人称之为小还丹,修士为大还丹,某些古典中,还将人参果称作草还丹呢。
但是丹,便有丹毒,妖兽食人,便会被怨气血煞所缠,久之,为天地所不容。
那大蛇要么修炼正法不食人,要么是看不上陈麓原才炼气一层的“大还丹”,或者两者皆有,毕竟就算正法,也需要偶尔吞个丹药冲击瓶颈呢。
最后李晟安下了规定,让陈麓原在山中修炼:“你先突破练气二层再说,缺丹药只管取用,暂时山外也没甚杂事,赶紧处理完,老赵也是,张家那边找你帮忙,你愿意去就去,等忙完这一阵可以好好修行,说不定过几年我能有个练气后期的帮手呢。”
丹药资粮与其积压在手中,不如全部用掉,实力才是根本。
听家主这么说,陈麓原和赵禺连连点头。
三天宴席结束,晚上,依然在青额坪临时住房里,李晟安夫妻俩一边翻看礼单,一边闲聊。
“村里现在也没个正经营生,全靠你用修行的资粮撑着可不行,再想个法子呗。”
林秀也认识不少字了,手里捉着毛笔有些笨拙的计算着,礼单中光银子,就收了五百多两,其中大头就在朱秀才,现在称朱主簿了。
别看新官上任,送礼的人已经不少,毕竟不管是张家还是黄家,凡间集市买卖该做还是做,做买卖就得拜码头,再有抄了几个官吏的家,公私三七开,公家三成。
朱主簿也是毫不避讳,直接用马车拉着大把的银子回山入库,礼单上的那都是另算的。
“恩……我想想,”李晟安摸着下巴,半晌才道:“要不烧琉璃吧,成本小利润大,修仙的不关心,底下的凡人用不起,正正好。”
“琉璃?那是什么东西?”林秀又翻开一页,是当了三镇巡检的周彪,拉拢打压地方乡绅族老,同样给山里挣了不少,这次直接就是一百两的礼金。
再有其他几个担任主要职务的,监工冯二郎、覃茂、张奉祖等人,见鹿张家也出手大方。
反正最近终于把山里的开销窟窿给填上了,中间还缺过一次银子,是李晟安找抱鼓张用两斗灵米换了两千两银子,才算没有停工。
林秀时不时在礼单上勾一笔,然后掐着指头计算一番,最后一脸美滋滋的傻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