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传音再快,也不是马上就能得到回信的。
李晟安让赵禺陈麓原两人下去后,与张运晋品茶闲聊,说这一眼灵泉颇为稀罕,抱鼓山的是旱地灵根,连煮个灵米,都只能收集露水,颇为麻烦。
两人天南地北,说些见闻风物,什么天火山的雷池啦,北方的战事啦,还有前些年听闻滦江鲤鱼化龙,此事传遍整个通天建洲,下至凡夫俗子,上到……就不可猜测了,反正是人尽皆知。
不过李晟安认为鲤鱼化龙应该是讹传。
那些同属鳞类的蛇属,百年化个蟒,几百年化个蛟,几千年才化龙,你个鲤鱼就非同凡响与众不同,往那缥缈无踪的龙门一跃,就成龙啦?
张运晋却有不同看法,认为修仙之事,重在机缘,机缘到了,白日飞升也不过尔尔
直到傍晚,青额坪上开始忙碌起来,村人打开粮仓,做了饭食给山下张家族兵送去。
李晟安可没功夫管这事,一问才知道是还在坐月子的林秀和叔父两人商议的,认为是应有之义。
村民们抬着家伙事下了山,一边忙碌,一边伸长脖颈往村子那边张望,听张家族兵说村子被烧完了,便狠狠的骂几句良心被狗吃了的黄家,倒也没多徨恐。
若是以前,恐怕要拼命的,也就是有李晟安在,知道仙长会安置他们,才能如此淡定。
直到晚上,终于收到张悯德回信,说明日赶来。
次日上午,面色发黑且断了一臂的张老头果然应约而来,李晟安依然将人请到灵泉边,道明自己的打算:
“如今黄家定然会借我青云仙宗的身份做文章,这不是正好要收灵田税了么,想请张老太爷代劳,顺便为我请一块黄天宗治下的腰牌。”
说着,拿出两样物品,其一是黄宗懿那躯壳化的金剑,其二就是那金元宝,然后看向张悯德。
张老头沉吟一会道:“这黄宗懿的‘肉身剑’凝聚了此人一辈子的功力,算是一件非常不错的炼器材料,就算筑基修士,也是能用得上的。”
“至于这‘仙库通宝’乃是上七品法器,更是属于奇用一类,若与功法相合,效果不比中阶法器差,当日情景想必李道友不会忘记。”
张悯德啜了口茶水,又道:“此物听说乃是黄家几年前偶然所得,是能家传的好东西,李道友倒舍得,不过依我看,只要其中一样就绰绰有馀,主要因为你这身份问题,否则取一块黄天宗下品腰牌,哪里需要大费周章,李道友准备用哪一样来办事?”
“呵呵,张道友果然率直,如此,便用这肉身剑去换个安身立命的机会吧。”李晟安其实也大概知道其中的价值,张老头若不客气的两样全收,他便只能找别人来办这件事了。
不过送这肉身剑,颇有些祸水东引的嫌疑,到时可别弄巧成拙了,李晟安思来想去,觉得不能惜财,这金元宝也拿去,以防万一。
说起来,这仙库通宝与他的阳火之性本就相克,若对敌时使用,内外皆耗,很快就会失效,想用那肉身剑炼器更是没影,总不能交给赵禺那厮来练手吧。
两样都不是趁手玩意,李晟安想到此处,无奈的摇摇头道:“如此,就让我那麓原小侄随道友去一趟,最好赶在黄家之前,把事情办了。”
“哦?李道友不亲自前去?”张悯德心中奇怪。
“呵呵,道友不会看我生龙活虎,就以为没有后遗症吧?”李晟安反问。
那还真说不定,他张悯德一身丹毒还未消解,外伤更是需要静养,也就是知道这事紧急,和李晟安的结盟又不能破,强撑着到处跑。
两人相比起来,谁像快要死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但对方这么说,恐怕也不是无的放矢,毕竟前些天连续鏖战,消耗比他张悯德只多不少,而紧接着又对付一场战事,应该是真有后遗症,不然,你李晟安说自己是筑基圆满我也信啊。
此事议定,张老头也是风风火火,坐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带着陈麓原走了,而张运晋这边,战场也打扫得差不多,缴获、俘虏、伤者逝者等等都安排妥当,开拨返回。
顿时,整个龙头山再次清静下来,李晟安将大事安排底定,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结果,身心终于安定,如果六假门不找他麻烦,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安心发展了。
想到这里,李晟安一脸轻松的撑了个懒腰,然后跑去看自己宝贝儿子去了。
固通郡,张悯德和换了身新衣裳的陈麓原在城外往北,见几座山峰尖峭叠嶂,与袤岭莽莽群山相比显得矮小寻常,但此乃筑基郑家的祖地梦仙峦。
传说郑家鼻祖在此地黄粱一梦,得受仙法一卷,可惜梦醒时分,遗忘了大半,后来补全缺憾,只勉强得一部六品功法。
此法确实来历诡异,竟然没人查到其传承脉络,以至于许多修仙者也颇为信奉。
眼见到了山门前,张悯德再三吩咐陈麓原谨慎,少说多看云云,生怕少年人不知轻重惹出事端。
山前小舍,一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自饮自酌,张悯德与人是熟识,招呼道:“钟道友别来无恙啊。”
“哎呦,张道友看起来气色不佳啊,听说黄宗懿那老家伙栽在你手上拉?怎的今天纳个灵田税,还要你亲自跑一趟?看来道友功力大有涨进,筑基可期啊。”钟瀣一脸惊诧之色。
“呵呵,让道友笑话了,我这是吊着一口气不肯死呢,唉,没一个争气的。”张悯德摇摇头,主动揭短,家里那点腌臜事,早就人尽皆知了,也就是他赢了一筹,才没人明面上笑话。
“呵呵,道友说笑了,我看这小伙子相貌堂堂,不错嘛。”钟瀣摇头晃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是我一朋友的子侄辈,托我来见见世面。”张悯德苦笑摇头。
“呵呵,要事在身,就不陪道友闲聊了。”张悯德不好多说,正巧有道童来引来人进去,便赶紧告辞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