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重生1941:溃兵团的逆袭远征 > 第三十九章:献策修路,二哥昆盛建大功

第三十九章:献策修路,二哥昆盛建大功

现在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是修路,时间不等人。

一大早,安排完“野狼”特战队那帮活宝各自训练,孟烦了便和龙文章,工兵连长谢健锴、副连长陈馀,还有侦察连长黄刚,挤在了一张摊开野人山地图的破桌子周围。

地图上,山川河流勾勒出的,是孟烦了上辈子吞噬过数万忠魂的绝地。

“这儿,从孟关过去,一直到剑川,直线距离不算太离谱,可这他娘的全是山,一座连着一座,”龙文章手指在地图上划拉,眉头拧成了疙瘩。

谢健锴是个实干派,搓着手:“营座,工兵连弟兄不怕死,可这开路,光靠蛮力不行。要命的是,咱对这山里头,两眼一抹黑啊!哪儿能走,哪儿是死路,心里没底。”

“黄刚,你侦察连撒出去的探子,有消息没?”孟烦了看向黄刚。

黄刚摇摇头,脸色凝重:“派出去三批了,回来两批,都说里面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瘴气、毒虫、不见天日的林子,还有……吃人的泥沼。详细路线,根本摸不清。”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压力像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

就在这沉闷当口,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

“神仙哥哥!神仙哥哥!”

玛努诃突然闯了进来,后面是她二哥昆盛,以及两个抬着简易担架的部落汉子。

担架上躺着一个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的中年男人,看情况十分危急。

“玛努珂!你怎么来了!”孟烦了连忙迎上去,

“我二叔快不行了,二哥说是‘肺里着了火’,寨子里的药压不住了!想让你看看有没有办法救他。”

昆盛也一脸焦急地看着孟烦了:“孟兄弟,救救我叔!他快不行了!”

“别急!抬进来,轻点!”孟烦了果断下令,同时朝外喊道:“快去!把杨志兵找来!快!”

很快,背着药箱的杨志兵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他二话不说,立刻上前检查。听诊器贴在病人胸口,听着里面那密集的罗音,又探了体温,翻看眼睑。

“重症肺炎!很麻烦!”杨志兵脸色凝重,压低声音对孟烦了说,“九死一生。”

“用盘尼西林!”孟烦了没有丝毫尤豫。

杨志兵点点头,迅速从药箱里取出两支珍贵的盘尼西林粉针剂,用蒸馏水小心溶解。

在昆盛紧张的注视下,他熟练地为病人做了皮试。

等待结果的十几分钟,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皮试部位没有出现异常反应。

杨志兵松了口气,熟练地消毒、抽取药液,进行肌肉注射。

整个过程冷静、专业,让昆盛看得目不转睛,眼中充满了对“神药”和“神技”的敬畏。

“每隔十二小时注射一次。”杨志兵对昆盛详细交代了用药剂量和护理注意事项,昆盛听得连连点头,生怕漏掉一个字。。

忙完救治,天色已近黄昏。

昆盛看着注射后呼吸似乎平稳了一点的病人,对孟烦了感激涕零:“孟兄弟!你救了我二叔一条命!大恩大德,我们昆达部落,永世不忘!”

“二哥客气了,举手之劳。”孟烦了摆摆手,随即眼中精光一闪,“对了,二哥,有件大事,正想向你请教!”

他拉着昆盛走进屋内,在龙文章众人面前,指着那张标注了关键地形的野人山地图。

“二哥,你看,”孟烦了的手指从孟关划向东北方的云南剑川,

“我想修一条路,连通这里和剑川。不是大路,是能走人、走骡马、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简易小路!”

“二哥你常年采药,对山里最熟悉!你觉得,这路该怎么修?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昆盛一听是关乎部落未来生计和连通山外的大事,神情立刻变得无比专注。

他俯身在地图上,手指沿着山势脉络缓缓移动,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孟长官,这条路……难!非常难!”

昆盛声音沉稳,“从咱们这儿到剑川,老马帮说至少有五百多公里。中间隔着孟拱河、独龙江、怒江三条大河,只有孟关、孙布拉蚌、葡萄、福贡这四个地方能歇脚补充点吃的。”

他指着地图,开始详细分析四大“鬼门关”,并结合他多年年的采药经验,给出了更直观的描述和解决方案:

先是胡康河谷—野人山北缘起始段:

“这里,”昆盛指着那片局域,脸上露出心有馀悸的表情,“那是山神的澡盆子!”

“树密得白天都象黑夜,烂泥潭深得能吞掉一头牛!蚂蟥?那叫蚂蟥雨!一下大雨,沟里全是水!”

众人听了眉头紧皱。

心急的谢健锴忍不住追问:“那难道就没办法了吗?”

昆盛给出的解决办法是:“不能硬闯谷底!得沿着以前马帮踩出来的、快被草埋了的旧道走!那旧道虽然绕点,但大多在山腰上,躲开了最深的烂泥坑。”

第二个鬼门关是江心坡无人区(他指着地图线路中段偏北):

“这里?那是神仙用斧子劈出来的地方!”

昆盛的手指划过那些代表徒峭山脊的等高线,

“山陡谷深!最要命的是,百十里地,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没吃的,只能自己背够七天干粮!那条独龙江,看着不急,底下全是暗流旋涡!”

龙文章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妈的,要是没准备,这地方得躺下多少弟兄!”

昆盛胸有成竹:“枯水季(10月-4月)是唯一的机会!在江面最窄、水流稍缓的地方,两岸打上粗木桩,架上用老藤和竹篾编的溜索!人、骡马、货物,都得靠溜索荡过去!雨季?想都别想!”

第三个鬼门关是高黎贡山脊(地图线路中后段):

“这里?那是离天最近,也离死最近的地方!”

昆盛的手指点了点那几个代表高海拔垭口的标记,

“这三座大山梁子,一座比一座高!上面常年盖着雪帽子(雪线4000米),风像刀子,喘气都费劲!太阳晒着还好,太阳一落山,或者起雾下雨,能活活把人冻成冰棍!雪崩?滚石头?那都是家常便饭!”

孟烦了心想几万件御寒衣服倒是花不了多少钱。

昆盛越说越自信:“只能挑天气好的时候快速通过!在几个背风、稍微平点的山坳里,用大石头垒出能躲风避雪的临时窝棚!”

“路上多备点防冻的羊皮袄、烧酒、引火的松明子!向导看云识天气的本事要过硬!一旦变天,立刻找地方躲起来!”

最后一个鬼门关是怒江峡谷东段(地图线路末端):

“这里?那是老鹰看了都发愁的地方!”昆盛的手指停在那个代表怒江大拐弯的“几”字形标记上,

“两边山涯陡得跟镜子似的,直上直下!怒江在这里憋足了劲儿,又窄又深,水流急得能冲走石头!以前马帮用的老藤溜索,早烂没了。想过去?难如登天!”

“这是最难啃的骨头!必须在枯水期(10月-4月),选一个江面相对窄、两岸岩石结实的地方!用最粗、最结实的钢缆,架设新的溜索!”

“两岸要修牢固的锚固平台!还要把被塌方冲毁的古道重新清理出来!这段路,修起来最费钱,也最费人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