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三国:我,诸葛诞,开局投靠刘备 > 第81章 图穷匕见

第81章 图穷匕见

鲁肃见势不妙,刚打算缓和一下,只见诸葛亮闻言,不慌不忙,朝孙权及众人微微一礼,方才看向张昭,从容答道:

“子布先生此言差矣。亮自比管、乐,乃是心中怀抱其志,岂可因一时之迹未显而轻弃其志?”

“譬如鸿鹄,志在云宵,岂因暂栖于林,便与燕雀同论?”

“至于功业,我主刘玄德,仁德布于四海,今得荆襄贤士辅佐,保境安民,抚慰刘景升旧部,使荆州免遭涂炭,此乃不世之功,岂是寻常攻城略地可比?”

“此间种种,亮虽不才,亦曾参与谋划,何言无功?”

这是在回应张昭的第一句功业和资历之说。

不卑不亢,很有文人风范。

场上众人也都点了点头。

鲁肃听到这话,往前迈的脚步也退了回去。

诸葛亮的言辞很是犀利,根本不需要他缓和。

只见诸葛亮羽扇轻摇,语气平和却带着深意,又开始回应张昭提到的名望一事。

“出使之事,在于明辨利害,陈说大势,在于是否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岂在使者个人之名望乎?若以名望论,昔苏秦、张仪纵横捭合之时,亦非名动天下之人。”

“至于吾弟公休,荆州事务繁杂,需人坐镇,且……”

他微微一笑,意有所指,“公休性子跳脱,若来江东,恐怕直接就动手了,如此反伤两家和气,故亮特请命而来。”

诸葛亮一番话,既回应了对其能力的质疑,又点明了刘备集团在荆州的作为是“保境安民”的仁义之举,更巧妙地将诸葛诞没来的原因归咎于“怕吵架”,反而显得己方顾全大局。

张昭一时语塞,于是退了下去。

第一回合。

诸葛亮完胜。

旁边有一人见状,连忙接口,乃是顾雍,他更直接地指向了法理问题:

“孔明先生巧言善辩,然事实胜于雄辩。”

“如今许都天子明诏,授我主吴侯荆州牧之职,此乃朝廷法度,名正言顺。尔等占据荆州,岂非无视朝廷,形同割据?名分大义在我,尔等还有何说?”

这才是内核的诘难,直指刘备集团占据荆州的合法性。

更是犀利。

诸葛亮神色一正,面对孙权,朗声道:

“顾元叹先生所言,亮不敢苟同。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候,其心路人皆知。此诏书,非出天子本意,实乃曹操假借天子之名,行挑拨离间之实!”

“试问,若曹操真心尊奉天子,为何不尊朝廷法度,却行篡逆之事,权倾朝野?”

“此等诏令,与当年王莽之伪诏何异?”

他声音提高,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我主刘玄德,乃汉室宗亲,景帝之后,立志匡扶汉室,天下皆知。”

“刘景升州牧临终,感于时局艰难,曹贼势大,为保荆州百姓,托付军政于我二弟诸葛公休,嘱其辅佐长子刘琦,此乃荆州军民共睹,人皆感佩景升公之遗德!”

“此乃承荆襄士民之望,继刘景升之志,如何算是割据?”

“反观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其诏令,乃乱命也,岂可奉行?”

“若奉此乱命,无异于认贼作父,助纣为虐!吴侯明鉴,岂能因一纸乱命,而弃盟友,坏抗曹大局,行那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诸葛亮言辞犀利,直接将曹操定性为“汉贼”,其诏令自然成了“乱命”,同时高举刘备“汉室宗亲”和刘表“遗命”的大旗,在道义上丝毫不落下风。

饶是周瑜和孙权,此刻听到诸葛亮这一番话,心中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此刻,诸葛亮虽说面对的和演义诘难问题完全不同,但却展现了其无双辨才。

场上众人不由得哑然。

此时,有一人抓住了诸葛亮言语的漏洞,连忙跳了出来。

正是薛综。

“公此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岂是汉贼?”

诸葛亮直视着薛综的眼睛,往前走了两步,看的薛综心中发慌。

一声厉喝,也吓了他一跳。

“薛敬文!”

“汝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

“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

“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

一番话,将薛综怼的哑口无言。

这时,座中一人按捺不住,乃是武将吕蒙,他冷哼一声:

“哼!巧舌如簧!纵然曹操不臣,尔等占据荆州是实!”

“我主得此诏书,便是荆州名正言顺之主!尔等若识时务,便该早日退出荆州,或可保全性命!”

“否则,我江东大军一到,玉石俱焚!”

这便是赤裸裸的武力威胁了。

诸葛亮看向吕蒙,眼神平静无波:“吕将军勇武,亮素有耳闻。然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将军可知,曹操为何此时送来此诏?”

“正是欲看我两家争斗,他好坐收渔利!”

“若江东兴兵伐我,无论胜败,荆州必元气大伤,曹操铁骑便可趁虚南下。届时,将军可能独力抵挡北地虎狼之师?”

他转向孙权,深深一揖:“吴侯!曹操之意,不在荆州,而在江东!”

“其假借荆州之名,欲使我两家相争,彼则承其弊!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望吴侯明察秋毫,勿中其计。”

“孙刘联盟,共抗曹贼,方是保全江东、图谋中原之上策!”

“若联盟破裂,则唇亡齿寒,江东危矣!”

诸葛亮一番话,层层递进,先是化解人身攻击,再是否定诏书法理性,最后直指曹操阴谋和联盟的重要性。

他始终围绕着“抗曹”这个孙刘双方最大的共同利益点,将东吴可能发动的攻击,上升到破坏联盟、自毁长城的战略高度。

殿堂之内,一时寂静。

主战派虽然心有不甘,但诸葛亮的分析确实切中要害。

鲁肃等人则微微颔首,面露赞许之色。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了始终沉默不语的孙权和周瑜身上。

周瑜双眼紧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至于孙权的决断,将决定江东的未来,也决定着荆州的命运。

孙权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目光深邃,看着殿中从容不迫的诸葛亮,缓缓开口:

“孔明先生之言,不无道理。然则,空言联盟,难抵实利。曹操予我名分,你等……又能予我江东何物,以证联盟之诚,以慰我军中求战之心?”

诸葛亮眼神微眯。

图穷匕见,果然开始来要东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