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礵岛的风景,远比任何照片和视频都更具冲击力。
为了尽快赶到露营地,两人没有沿着常规的游客路线走。
而是顺着一条几乎被植被掩盖的崎岖小道,一路向上。
顾屿走在前面,步伐稳健异常。
那些在方晴看来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的陡坡和乱石,他却象走在平地上一样轻松。
有好几次,方晴脚下打滑,身体眼看就要失去平衡。
可不等她惊呼出声,一只手总会恰到好处地从前方伸来,稳稳地扶住她的骼膊。
没过多久。
他们来到了岛屿最高处,在悬崖边,一片平坦草甸上停下了脚步。
站在这里,视野壑然开朗。
向东,是无边无际、一望无垠的蔚蓝大海。
向西,可以俯瞰整座岛屿的轮廓,以及远处星星点点的渔排。
“就是这里了。”
方晴喘着气,眼睛里却闪铄着兴奋的光。
这里是无可争议的王座,是拍摄日出的完美机位。
她放下背包,刚准备拿出装备,却看到顾屿已经开始了行动。
他没有丝毫停顿,从登山包里取出帐篷。
选址、铺开、穿杆、打地钉……
他的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每一个步骤都象是经过千百次演练,充满了某种奇妙的韵律感。
从判断风向选择帐篷朝向,到拉紧防风绳的角度。
其专业程度,让方晴这个自诩为户外达人的博主,都看得有些发愣。
她原本还想上前帮忙。
可看着他的操作,伸出去的手又默默地缩了回来。
不到十分钟。
两顶高山帐就已经矗立在了草甸上。
“搞定。”
顾屿拍了拍手上的草屑,回头冲她一笑。
方晴看着他,又看了看那两顶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帐篷,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个男人身上,到底还藏着多少惊喜?
……
安顿好营地,两人开始了分头行动。
方晴背上相机,前往岛屿下方的礁石区。
她要赶在日落前的黄金时间,去捕捉海浪拍打岩石的光影。
而顾屿则在营地旁,不紧不慢地展开了他的无人机。
伴随着一阵轻微的嗡鸣声,dji avic 3 pro缓缓升空。
遥控器的屏幕上,画面被实时传输了过来。
在鸟瞰视角下。
整座东礵岛呈现出一个巨大的c字体。
宛如一块无瑕的碧色环佩,镶崁在蔚蓝色的丝绸之上。
海浪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岛屿边缘黑色的礁石,卷起千堆雪白的浪花。
这景象,壮阔,优雅。
又充满了生命力。
怪不得,有人把这里称为“现实版的塞尔达世界”。
看着屏幕里的画面。
顾屿甚至真的产生了一种置身于《旷野之息》里,海拉鲁大陆的错觉。
也不知道会不会在这岛上,遭遇些丘丘、波克布尔什么的。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
无人机的嗡鸣声吸引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一群海鸥扇动着翅膀,从礁石后探出头,好奇地打量着那个悬浮在半空中的“怪鸟”。
它们盘旋着,试探着,一点点地拉近距离。
岛屿下方的礁石区。
方晴正半跪着身子,全神贯注地查找着拍摄角度。
海浪冲击岩石的瞬间,光影破碎,每一帧都美得惊心动魄。
忽然,头顶传来一阵阵急促的鸟鸣。
她下意识地抬起头,心瞬间就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半空中。
顾屿那台无人机已经被十几只海鸥团团围住,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那是专业级的航拍无人机,价格不菲。
更重要的是。
一旦被鸟群攻击导致坠机,在这茫茫大海上,根本没有找回来的可能。
“顾屿!快降下来!”
方晴放下相机,对着远处的顾屿高声喊道。
然而顾屿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显得十分平静。
“这人,不会不知道炸机的后果吧?”
方晴心急,当即就想跑回去。
可就在这时,她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
预想中的炸机并没有发生。
那群海鸥只是保持着一个微妙的距离,不远不近地跟随着无人机。
它们既不俯冲,也不鸣叫。
反而象是一队护卫,簇拥着它们的“王”,在空中进行着巡游。
地上。
顾屿甚至还慢悠悠地操控着无人机,做了一个缓慢的环绕运镜。
而那群海鸥,竟也跟着齐刷刷地调转方向,队形丝毫不乱。
那画面。
和谐得诡异,壮观得离奇。
就好象……是一场提前编排好的飞行表演。
……
夜色迅速浸染了整片天空。
海风变得更大了。
呼啸着掠过岛屿,带着深海的寒意。
帐篷前。
篝火噼啪作响,橘红色的火光在两人的脸上跳动。
顾屿从登山包里,掏出了一个密封的食品箱。
打开,里面是他在北礵岛码头买的本地海鲜。
还有几串真空包装、看起来就价格不菲的雪花牛肉粒。
他将鱿鱼和牛肉串在削好的树枝上,架在火上。
滋啦——
油脂滴进炭火,爆开一团火星。
浓郁的肉香混着海岛夜晚特有的潮湿空气,瞬间钻进鼻腔。
方晴抱着膝盖,下巴抵在上面,静静地看着。
看他有条不紊地转动着树枝。
看他从一个小小的调料罐里捻出些许海盐,均匀地撒在烤串上。
他做这一切的时候,专注得象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就好象整个世界只剩下烧烤这一件事似的。
“你那包里还装着什么?”
方晴终于没忍住,开口问道。
“一个旅行者的浪漫。”
顾屿头也不抬地回答。
方晴被噎了一下,有点想笑。
“给。”
一串烤得外皮微焦、滋滋冒油的鱿鱼递到了她面前。
方晴接过来,小心地吹了吹,咬了一小口。
鱿鱼须的尖端烤得焦香酥脆,而内里却依旧保持着惊人的q弹软嫩。
没有复杂的调味。
但仅仅只是海盐,便足以吊出了鱿鱼本身的鲜甜。
这味道,好吃得让她想眯起眼睛。
就在这时。
顾屿又象变戏法一样,从包里摸出两罐啤酒,递给了她一罐。
看着罐身上还挂着的水珠,方晴彻底没话说了。
这家伙,是把一个移动冰箱背在身上了吗?
咔。
易拉罐被拉开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脆。
方晴学着他的样子,仰头灌了一大口。
冰凉的酒液顺着喉咙滑入胃里,一股激爽的感觉瞬间冲向四肢百骸。
她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下午的时候,你那台无人机……”
“那些海鸥,为什么会围着它飞?”
那和谐得诡异,又壮观得离奇的一幕,她到现在都无法理解。
“可能它们觉得我的飞行技术还不错,想跟我切磋一下。”
顾屿的回答还是一如既往地不正经。
方晴转头看他。
火光映着他的侧脸,轮廓分明。
她知道他在开玩笑,又灌了一口啤酒。
“今天上午,谢谢你。”
方晴的声音很轻,“我好象……很久没有那样拍照了。”
不是为了数据,不是为了构图,不是为了粉丝喜欢什么。
只是因为那一刻,光就在那里。
篝火的火苗“噼啪”一声,爆开一串火星。
顾屿又递给她一串大虾,然后才慢悠悠地拿起自己的一串,咬了一口。
他没有说“不客气”,也没有说什么大道理。
只是在咀嚼完后,忽然转过了头。
“所以,”他问。
“现在,你包里的那台相机,是重了,还是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