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1941逃难四九城 > 第173章 招工风波

第173章 招工风波

轧钢厂要扩建招工的消息,像阵风似的刮遍了南锣鼓巷。招工条件写得明明白白:要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烈属优先,还得是城市户口。

晌午头,四合院的老槐树下聚了一堆人。阎埠贵捧着搪瓷缸,说得唾沫星子直飞:”好家伙,这回光咱这条胡同,就有二十多号人盯着呢!”

贾张氏边嗑瓜子边斜眼看秦淮茹:”有些人啊,农村户口就想进轧钢厂,做梦呢!”

秦淮茹闷头搓衣服,眼圈泛红。她何尝不想进厂?当初嫁进城的时候,要迁户口,贾张氏为了下乡几亩地,就不同意,现在好了,连应聘资格都没有。

贾东旭蹲在门坎上嘟囔:”我找师傅说说去,咱家可是正经工人家庭,而且我师傅是七级钳工,厂里应该会给师傅面子。”

”得了吧你!”贾张氏吐着瓜子皮,”易中海是七级钳工还不是工人一个,又不是领导,找他也没有!”

中院易中海家窗户开着,老两口也在嘀咕。

”老易,你说李平安现在当副处长了,能分到指标不?”

易中海嘬着烟袋锅:”哼,刚当上副处长,能有那么大脸面?”

正说着,前院传来动静。王主任被几个小年轻围着,忙得直擦汗:”都按政策来,别挤别挤”

李平安推车进院时,阎埠贵一个箭步冲上来:”平安!你现在是处长了,招工指标肯定有你份吧?我家解成”

”三大爷,”李平安停好车,”这事得按规矩来。”

等他走到中院,贾东旭又凑过来:”平安,咱们可是邻居呀……”

李平安笑笑没接话。他心里明镜似的,院里不知多少人盯着他手里的三个指标呢。

果然,第二天厂里开会,后勤主任李怀德特意留下他:”平安啊,这次扩建是政治任务。你作为保卫科科副处长,有三个指标,可得把好关,保卫科也会扩大。”

回到办公室,李平安看着指标单直嘬牙花子。这哪是招工指标,分明是烫手山芋。

王大虎探头进来:”处长,好几个领导来电话打招呼”

”一律按政策办。贾,保卫科一定要是退伍军人,或者烈属的,我们要拥军,不能让军人流泪又流血,照顾好烈士家属!”李平安把单子锁进抽屉。

可树欲静风不止。晚上加班回家,刚进胡同就被阎埠贵拦住了。

”平安,指标的事”阎埠贵搓着手,从兜里摸出两包大前门,”一点心意”

李平安推开烟:”三大爷,您这是让我犯错误。”

”你看你”阎埠贵讪笑,”要不这样,你把解成弄进厂,往后院里事我都站你这边”

李平安直接绕开他走了。阎埠贵两包烟就想让闫解成进厂,想什么呢,现在一个轧钢厂工位就值四五百,而且还想用院里的事压自己,我又不想管院里的事,这个对自己没什么用。

身后传来阎埠贵嘟囔:”当官就不认人了”

更让他头疼的是,连易中海都找上门了。

”平安啊,”易中海在办公室摆出长辈架势,”院里年轻人多,你当领导要一碗水端平”

李平安耐着性子听完:”一大爷,政策不是咱家定的,厂里招聘又不归我管,想进厂的都去找王主任报名,或者直接去工厂报名都行。”

这天夜里他翻来复去睡不着。三个指标象三块大石头压在心上。

第二天一早,他直接去找李怀德。

”李主任,这三个指标还是您来定。”他把单子放桌上,”我刚上任,对厂里情况不熟。”

李怀德先是一愣,随即笑了:”平安同志,很懂规矩嘛。”

”都是为了工作。”李平安不卑不亢。

从办公室出来,他长舒一口气。这一招以退为进,既避开人情网,又卖了李怀德个人情。这年头工作指标金贵得很,这份人情李怀德得记着。

果然,下午李怀德就在干部会上表扬:”平安同志大局观强,值得大家学习!”

消息传回四合院,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阎埠贵捶胸顿足:”三个指标就这么送人了?败家啊!”

贾张氏拍腿乐:”该!让他装清高!”

只有秦淮茹在厨房默默切菜。她想起招工启事上”城市户口”四个字,心里针扎似的。

晚上李平安回家,妹妹李平乐凑过来:”哥,听说你把指标让了?”

”怎么,你也想要?”李平安逗她。

”才不!”在纺织厂上班的李平乐扬起下巴,”就是好奇你怎么把指标让出去了!”

李平安:我们都没有什么亲戚,也不知道卖给谁好,要是让四合院的人知道,我不卖给他们,他们还更埋怨我,还不如转让出去,躲清闲呢!

李平安揉揉妹妹头发,心里却想着另一出。这次招工只是开始,往后厂里的风云变幻,更要步步为营。

这时前院传来许大茂的嚷嚷:”爹!我也想换工位!放电影多没劲,每天要拖着这么重的设备下乡,累死了!”

许富贵骂骂咧咧:”小兔崽子!放电影是技术活,等你学会了,一个人下乡就知道有多美妙了!”

李平安站在窗前,看着院里斑驳的树影。这三个指标像面镜子,照出人生百态。

第二天上班,李怀德特意叫他到小食堂。四菜一汤,规格不低。

”平安啊,”李怀德给他夹菜,”往后厂里事,咱们多沟通。”

李平安知道这是投桃报李。他笑着点头:”合作共赢。”

走出食堂,阳光正好。扩建工地上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新的厂房,新的人生,都要在这里开始。

只是他不知道,这场招工风波还没完。那些没得到指标的人,正在暗处蕴酿新故事。

阎埠贵在家扒拉算盘:”三个指标啊!少挣多少钱”

易中海品着茶:”年轻人,还是太嫩。”

秦淮茹望着轧钢厂出神。肥皂泡在她指尖破裂,象一个个破灭的梦。

李平安推车出厂门,夕阳给他的身影镀上金边。前路还长,但这第一步,他走得稳稳当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