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朱砂痣成了心头刀 > 第520章 举足轻重

第520章 举足轻重

崔鹏倒台,金条案虽未彻底深挖,但表面已然了结。

皇帝的目光随之投向了穆家。

穆家世代镇守边关,职位不高,树不大但根深,虽因穆南萧之事声望受损,但根基犹在,尤其是军中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皇帝深思熟虑后,以“穆家老太爷年迈,需颐养天年,其子嗣亦应尽孝”为由,明升暗降,将穆家老太爷及其穆南萧的两位兄长,穆家大爷和二爷悉数调离边关要职,召回京城。

接替这一重要边镇守将之职的,是齐国公的世子齐玉。

齐玉年轻有为,但资历尚浅,骤然接手穆家经营多年的地盘,恐难以服众,甚至可能引发动荡。

齐国公爱子心切,更深知此任艰巨,在皇帝的默许甚至授意下,决定亲自陪同长子前往任上,以自身威望为其保驾护航。

临行前,齐国公父子特意登门拜访了靖北王府。

书房内,茶香袅袅,气氛却颇为凝重。

洛九曦深知皇帝此举意在彻底清除穆家在边军的影响。

他屏退左右,开门见山,将穆南萧身负北狄王室血脉、意图凭借玉观音争夺北狄王位,以及穆老太太知情不报、甚至可能暗中支持的隐秘和盘托出。

“……据目前查证,穆老太太对此事知之甚详,穆南萧数次秘密回京,皆由其掩护。至于穆家老太爷及其余子嗣是否知晓,又参与了多少,目前尚无线索,但……”洛九曦话语微顿,目光锐利地看向齐国公父子,“穆南萧能在边关与北狄之间往来自如,若说军中无人为其提供便利,恐怕难以尽信。穆家在边关经营数十年,关系盘根错节,水,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

齐国公闻言,心头不由地重重一沉。他原以为只是去接手一个普通的边镇,没想到内里竟隐藏着如此惊人的秘密和复杂的局面。

这已不仅仅是交接军务,更是要直面潜在的叛国势力和盘根错节的内部关系网。

洛九曦看出他的忧虑,沉声提醒道:“国公爷,世子爷此去,首要之务,并非急于建功立业,而是两个字——‘稳’与‘清’。”他手指蘸了茶水,在桌面上划下两条线,“其一,是防御。需立刻加固边防,警惕北狄因穆南萧之事可能进行的报复或试探,更要严防穆南萧或其党羽狗急跳墙,从边境潜入。其二,也是重中之重,便是肃清。必须雷厉风行,尽快将关键岗位,特别是负责边防巡查、军情传递、物资调配的将领,逐步换成绝对忠诚、可信可用之人。动作要快,但也要准,避免引起大规模动荡,给北狄可乘之机。”

齐国公将洛九曦的提醒牢牢记在心里,对着洛九曦郑重的拱拱手,心情沉重地离开了靖北王府。

回去后,他立刻行动起来,不仅从自家麾下及旧部中精心挑选了一批忠诚可靠的骨干将领,更凭借与永昌侯黄瑞的交情,借调了一批好手。

这些人化整为零,以各种名义和渠道,分批次、悄无声息地先行前往边关,如同水滴渗入沙地,为接下来的权力交接和内部整顿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穆家接到调令圣旨,果然如预料般炸开了锅。

穆家老太爷及其两个孙子在边关作威作福惯了,哪里甘心就此交出权柄,灰溜溜回京?

他们自恃根基深厚,试图给前来接任的、年轻的齐玉世子一个下马威,甚至暗中鼓动部分旧部闹事,企图向朝廷施压,迫使皇帝收回成命。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齐国公竟会亲自出马,并且带来了大批精锐部属。

齐国公手持圣旨,态度强硬,面对穆家及其追随者的骚动,直接以“奉旨办差,不服从者,以违抗军令论处,军法从事!”相警告。

他带来的精锐人马迅速控制了关键营寨和通道,杀气腾腾。

穆家祖孙三人欺负齐玉年轻或许还敢闹腾,但在久经沙场、战功赫赫且手持皇帝尚方宝剑的齐国公面前,那点底气瞬间烟消云散。

他们深知,齐国公是真敢杀人立威的。

而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穆家追随者,见朝廷动了真格,连齐国公这等人物都亲自出面弹压,也都纷纷偃旗息鼓,不敢再当出头鸟。

在齐国公的强力震慑和辅佐下,齐玉世子迅速接管了军务,并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行洛九曦建议的“肃清”之策,逐步替换关键位置的将领,稳定各方势力。

穆家祖孙三人见大势已去,再无转圜余地,只得灰头土脸、颜面尽失地收拾行装,返回了京城。

回京后,皇帝并未立刻追究他们与穆南萧可能存在的牵连,只是以“年迈需静养”、“暂无合适职位”为由,将穆家父子三人一并闲赋在家,实则等同于软禁监控起来,等待后续的发落。

至此,皇帝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成功扳倒了朝内最大的隐患崔鹏,又迅速而稳妥地接管并开始肃清穆家经营多年的边关势力,将潜在的兵变风险扼杀于萌芽之中。

洛九曦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信息提供者和策略建议者的角色,其地位和影响力,在这一次次的惊涛骇浪中,变得愈发稳固和举足轻重。

远在北狄的穆南萧,通过秘密渠道得知了穆家被卸去兵权、召回京城闲赋的消息。

这如同一声惊雷,在他本就焦灼不安的心中炸开。

他深知,这绝非普通的职务调动,而是皇上要对穆家动手的先兆!

他在穆家生活了二十多年,尽管身份特殊,但祖父祖母的庇护,两位兄长的照拂,都让他对那个家族存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他如今在北狄看似得到右贤王支持,实则步履维艰,身边除了沈家兄妹,再无真正可信之人,一种孤掌难鸣的无力感日夜折磨着他。

他绝不能坐视穆家彻底倒台,那不仅意味着他失去了在南月内部最后的潜在依托,更可能在情感上击溃他。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他必须与祖母取得联系!

穆南萧连夜写了一封密信,信中详细陈述了利害关系,恳求祖母动用穆家隐藏的力量和人脉,设法在京城周旋,至少保住穆家根基。

若是穆家在南月实在无法立足,那就想办法举家偷迁到北狄。

他将这封关乎身家性命的密信交给了沈长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