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一脸忧愁的老爷子,李兆坤直接进入空间,开始了日常的扒谱工作,自从扒谱能力上来后,他每个星期都要完成三五首歌曲。
不急不行,就怕哪天手机突然坏了,白白浪费了资源。
“咚咚咚—”刚工作没多久,外面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李兆坤赶忙出了空间,大声喊了一句:“谁啊?”
“三哥,是我。”
门口传来了傻柱的声音。
李兆坤关掉空间入口,走过去打开了大门,没好气道:“大晚上的,你不去睡觉,跑到我这边来干嘛?”
“三哥,一大爷让我过来的,叫你过去开会。”傻柱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三哥家怎么凉嗖嗖的。
“不是刚开完吗?怎么又开会?”
李兆坤一头雾水。
傻柱立马低声解释道:“这次不是全院大会,是咱们几家关系近的,一起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搞到粮食。“
“—大爷有路子?“
李兆坤满脸意外道。
一大爷一个挺正派的人,没想到还有这本事,还真是看不出来。
傻柱摇了摇头:“具体的我也不清楚,等下去了不就知道了。”
“行,那咱们过去吧!”
李兆坤随手关上了大门。
到了一大爷家,里面除了一大爷和一大妈,还有刘海中、阎埠贵和贾东旭,对了,聋老太太也在。
易中海见李兆坤到了,马开口道:“到齐了,咱们开始吧!”
李兆坤伸手逗了逗一大妈怀里的旺福,大晚上的,这孩子居然还没睡,看起来精神好的不得了。
阎埠贵见李兆坤没个正经样,赶忙提醒了一句:“兆坤,说正事呢!”
李兆坤收回了手,然后挨着贾东旭坐下,随口问道:“一大爷,你们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怎么?你们家不缺粮食?”
易中海反问了一句。
“缺,当然缺,我们家孩子多,这您是知道的。“李兆坤连连点头。
易中海挥了挥手:“缺就行,我估摸着这次粮荒,短时间内恐怕结束不了,咱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爷,您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傻柱忍不住插嘴道。
在场几家当中,就属他们家最困难,毕竟他媳妇和还没出生的孩子,都是农村户口,没有定量粮。
“唉,风声还少吗?只是你平时不注意罢了,下的形势很严峻。”
易中海叹了口气。
刘海中是急性子,当即催促道:“老易,有事说事,别扯其它的,这粮食到底怎么弄?有没有个章程?“
“我刚刚和老阎商量了一下,想要搞到粮食,目前只有两条路。”
“哪两条路?”
刘海中迫不及待道。
“条是去市买;另外一条是去乡下买——”易中海回答道。
“去乡下?”李兆坤愣了下,随即皱了皱眉:“一大爷,听说乡下比咱们城里还缺粮,去乡下能买得到吗?”
“普通公社肯定不行,我说的是集体农庄。”一大爷解释道。
“红星集体农庄?”
李兆坤很快反应过来。
红星集体农庄是京郊的第一个集体农庄,生产条件好,受到了领导人多次视察,在整个四九城都非常有名。
“不是红星农场,是去年刚成立的长阳农场,我在那边有一位老熟人,说不定可以买到一些粮食。“
一大爷纠正道。
李兆坤顿时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啊,我建议咱们多买一点粮食。“
这一大爷不愧是道德楷模,换做其他人,根本不会拉上邻居们,毕竟人一多,粮食肯定不够分。
“具体行不行,还不知道呢!”易中海摇了摇头,紧跟着说道:“这个周末,我亲自过去问问,你们等我消息。“
“爷,别等周末了,我建议您明天请一天假,这要是去晚了,粮食说不定被其他人买走了。“
李兆坤提醒道。
这不是危言耸听,随着核减通知一出,很快四九城就会掀起一股巨大的抢购潮,到时候手快有、手慢无。
贾东旭觉得李兆坤说得对,于是帮着劝道:“师父,这种事宜早不宜迟,早点把粮食买回来,也能早点安心。“
其他人也都纷纷劝了起来。
易中海稍微考虑了一下,便点了点头:“那,我明天就过去。”
紧接着,众人商量起了粮食价格。
“细粮就别想了,肯定买不到,最多买些苞谷、地瓜干和老倭瓜啥的,价格应该跟黑市差不多。”
老倭瓜就是南瓜,淀粉含量较高,耐存储,有时候也被当作粗粮。
阎埠贵疼钱,试着商量道:“易,既然都是老熟,那价格能不能便宜点?”
“三大爷,不是我说您,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您还在那里斤斤计较,能买到就不错了,您还想占便宜不成?“
李兆坤忍不住吐槽道。
这才哪到哪啊,后面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黑市粮价还会继续暴涨,实际上,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局面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阎埠贵尴尬一笑:“兆坤,你三大爷家人口多——”
“再多能多过我家吗?你们家好有两个作,我们家就我个。”
李兆坤反驳道。
傻柱帮着回怼道:“三大爷,您要是舍不得钱,干脆别买了。”
“没—没——我没说不买——”
阎埠贵连连摇头。
他又不傻,当下粮食比钱重要。
第二天上班,不出所料,所有人都在讨论着缩减定量粮的事,毕竟事关每一个人,可不是什么小事。
朱广庆见大家没心思工作,赶忙开了一个小会,想安抚一下人心。
“早让你们囤粮了,结果你们个个的舍不得钱,现在后悔了吧?”
“班长,您就别说风凉话了,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们哪个不是拖家带口?都快愁死了,您这边有路子不?”张婶试着打听道。
“没有。”朱广庆摆了摆手,直截了当道:“你们也太高看我了,我一个老厨子,哪来的那么大的能耐?”
“班长,您帮我们想想办法吧?”
众人恳求道。
他们都知道班长人脉广,经常能弄到一些紧俏物资,尤其是猪肉。
“说了没有就没有,你们不相信就算了。”朱广庆无奈道。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他还能想想办法,这么多人,他是真办不到。
众人闻言,一个个垂头丧气。
朱广庆扫视一圈,见李兆坤神色淡然,连忙问道:“小李,你脑子活,能不能帮大家想个路子?”
“班长,有钱还怕买不到粮食?”
“别卖关子,把话说明白点。”
李兆坤也没藏着掖着,趁机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这边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是去黑市碰碰运气,我还是之前的那句话,不要怕花钱,粮食比钱重要;
第二个办法,其实跟第一个差不多,那就是去各大市场上扫货,但凡不要票的,能买多少买多少。”
作为穿越者,他熟知历史走向,知道越往后面越困难,而且要持续两三年时间,现在出手真不算晚。
到了后面,很多东西都要票了,眼下是最后的机会。
张婶苦笑着摇摇头:“兆坤,咱们哪家日子不是过得紧巴巴的?就算有点积蓄,恐怕也经不住这么折腾。“
“是啊!听说黑市粮价都快涨疯了,连地瓜干都要一块钱一斤,你说咱们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钱,即便全花了,也就能买到三十斤地瓜干。“
胡春柏紧跟着摇摇头。
这年头大家伙工资普遍不高,根本存不住钱,遇到结婚等大事,都是找亲戚一起凑凑,或者跟工友们借点。
说句不客气的,如果手里有钱,他们也不会向班长寻求帮助,毕竟只要肯花钱,再多的粮食都能买到。
“没钱,那就没招了。”李兆坤也没有太好办法,只能试着安慰道:“其实,大家也不用过分担忧,咱们这里毕竟是首都,再怎么样也不至于饿死人,情况没咱们想的那么严重。”
事实上,只要定量粮不断,那就饿不死人,顶多就是委屈一下肚子,这年代的人特别能吃苦,忍耐力超强。
朱广庆连忙附和道:“小李说得没错,你们也不要太过紧张,不就是过苦日子嘛,熬一熬就过去了。“
“班长,您这话说得也太轻松了,别人不知道,反正我老家那边还有父母要赡养,还有亲戚要接济,我总不能看着他们活活饿死吧?”
有人诉苦道。
这位老家是中原的,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要不是靠他时不时的支持,家里早过不下去了。
朱广庆叹了口气:“别说你了,我也要接济战友,有几家确实过得很不容易,就象你说的,总不能见死不救。“
“唉——”
办公室里一时间愁容惨淡。
最终,一场会议草草收场。
散会后,朱广庆特地将李兆坤单独留了下来,李兆坤掏出烟盒,随手扔了一根烟给对方。
朱广庆接过烟看了一眼:“你小子不是说要改吗?怎么又抽起了这么好的烟?真不过日子了?”
“我哪舍得买这么好的烟,是海政团的柳团长送我的,总共也没几包。”
李兆坤说完,掏出打火机,帮对方点燃了香烟,他自己也抽了一根,很快办公室里变得烟雾缭绕起来。
朱广庆吸了几口烟,随即直入正题:“说正事,你缺不缺粮票?缺的话,我手上还有一些——”
“不用了,您别忘了,我之前找您借钱,囤了不少粮食,暂时不缺粮。
另外,大毛他们几个去了七一学校后,那边吃喝不愁,家里负担已经没那么重了,我自己能应付。”
李兆坤赶忙回答道。
刚刚朱班长自己都说了,还要接济曾经的战友,他又不缺粮,怎么好意思要对方的粮票。
朱广庆点了点头:“那行,回头有困难,千万别死撑,别的不敢说,十斤八斤粮食,我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多谢您嘞!”
李兆坤笑着点点头。
回家路上,李兆坤发现各大粮店门口都排起了长龙,大家伙都想把手上的粮票尽快换成粮食,以防万一。
除了粮店,副食店和百货商场同样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汹涌的人潮。
回到四合院,李兆坤发现老妈居然回来了,正在家里翻找着什么东西。
“妈,您怎么回来了?他们呢?没起回来吗?”
李赵氏摆摆手:“今天又不是周末,他们几个还在学校,我一个人回来的,家里粮票呢?你放哪儿了?“
“妈,咱们要相信官,粮食跑不了,不用急着去买。“
李兆坤随口劝道。
至于家里的粮票,他放空间里了,等到月底,再一次性把粮食买回来,有时候还会去黑市那边换成细粮。
“你知道个屁,也不看看外面都抢成啥样了?这叫挤兑,知道不?照这样下去,再多的粮食都不够卖的。“
李赵氏来了句粗口。
“妈,您连挤兑都知道?”
李兆坤惊讶道。
李赵氏瞪了一眼小儿子:“你妈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你听我的错不了。,“妈,我觉得真没必要,以前发生挤兑的都是银行,粮店跟银行性质不一样,粮票是市里统一发的,直接跟粮食挂钩,怎么可能会发生挤兑?”
而且这都到月中了,家家户户的粮票,估计都用得差不多了,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波抢购潮很快就会结束。
“不管发不发生挤兑,把粮食买回来总没错,最多就是浪费一些时间,别废话了,赶紧把粮票拿给我。”
李赵氏不想跟小儿子争辩。
没意义。
李兆坤赶忙找了个借口:“我把粮票放办公室里了,您也知道,家里平时不上锁,我怕被人偷了。”
“净眈误事——”
李赵氏深深叹了一口气。
“妈,这马上粮店就要下班了,现在去也晚了,要不明天再去吧?”
李兆坤劝了一句。
“算了,我先回海军大院了,你明天别忘了把粮食买回来,我跟你说,这不是开玩笑的事。”
李赵氏仔细叮嘱道。
她明天还要起早做早餐,自然不可能留下来待一晚,必须赶回来。
“知道了,您老放心。”
李兆坤郑重点了点头,然后从柜子底下,拿出了一条三四斤重的腊肉。
李赵氏看到腊肉,瞬间瞪了眼睛:“腊肉哪来的?”
“领导送的。”李兆坤轻描淡写道,随后找了张报纸将腊肉包好,递到了老太太面前:“妈,这往后日子不好过了,别忘了每天蒸几片腊肉,给您孙子们补充一下营养。”
“瞎操,学校伙食好着呢!”
老太太接过腊肉,小心翼翼地塞进了包里,这么大一块腊肉,如果放到黑市上,没有二十块钱下不来。
至于腊肉来源,她倒是没怎么怀疑,老三自从学会写歌后,确实认识了很多大领导,之前老头子去人民大会堂看表演,回来跟她显摆了好久。
也正是因为那一次,让她对小儿子的能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李兆坤意味深长道:“那是以前,接下来估计要过苦子了。”
到时候,别说海军大院了,就连最内核的机关食堂都无法幸免。
能吃饱饭,十经是幸事了。
想要补饼营养,还得靠与己。
老太太走后,充兆坤转身去了一大爷家,想问问买粮的结果。
易中海正好在家,看到充兆坤登门,立马将养子交给了一大妈。
“兆坤,你来得正好,事情十经办妥了,你等下陪我去把粮食背回来。”
“是吗?买了多少粮食?“
充兆坤连忙询问道。
没想到,这事还真办成了。
“买了八仇斤苞谷,还有仇几个老倭瓜。”说到这里,易中海一脸的庆幸:“幸亏有你提醒,要不然去晚了,连这点东西都抢不到。”
“才八仇啊?”
充兆坤不由得有些失望。
几家一分,每家不到二十斤,顶多管一个月的。
易中海叹了口气,解释道:“没办法,买粮食的人太多了,要不是我跟对方还算有点交情,人家根本不会卖给咱们。”
“苞谷什么价格?”
充兆坤随口问道。
“苞斤,老倭瓜按个卖,每个块五毛钱。”
易中海声变中带着一丝颤斗。
李兆坤尽管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这个价格吓了一跳:
“好家伙,直接涨了快仇倍。”
易中海感叹道:“这就叫有价无市,当年四九城被围的那段时间,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况。”
充兆坤翻了一下原身记忆,当跨的情况确实很类似,甚至比现在还要夸张,但好在时间不长,四九城很快迎来了和平解放,最终撑了过来。
“爷,粮食放哪了?远不远?咱们现在就过去吗?”
“不算远,就在正阳边上,记得把与车带上,省些。”
“恩,那咱们等下在门口汇合。”
充兆坤点了点头。
八仇斤苞谷,加之仇几个老倭瓜,一辆与行车绰绰有馀了。
ps:求推荐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