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鳏夫的四合院 > 第218章 喜获“先进生产者”称号

第218章 喜获“先进生产者”称号

时间很快到了周末,李赵氏一大早就带着孙子们回来了,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缓冲期,小家伙们已经彻底适应了寄宿学校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

胡同有胡同的热闹,大院也有大院的精彩,总之各有千秋,但相较之下,还是大院生活更适合大毛五兄弟。

一方面是大院条件更好,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另外一方面,集体生活能够极大抵消单亲家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算是意外惊喜。

许江氏看到生龙活虎的外孙们,顿时一口一个“乖乖”,心中是既欣慰又心酸,欣慰的是女婿把孩子们照顾得很好,心酸的是大女儿看不到这一切了。

五毛从书包里掏出了两颗山楂糖球,让姥姥和姥爷配合着张开嘴,然后将山楂糖球分别塞入了两人的嘴里。

山楂糖球是幼儿园阿姨发的,五毛偷偷藏了好几颗,打算带回来给爸爸、爷爷、大姐和小妹尝一尝。

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幼儿园阿姨都会发一些小零食给他们吃,一般是几块水果糖,或者几块饼干,之前天气热的时候,还发过冰棍和冰淇淋。

每次发零食的时候,都是小朋友们最高兴和最期待的时刻。

喂完了糖球,五毛迫不及待地问道:“姥姥、姥爷,甜不甜?”

“甜。”许继元笑着点点头。

“甜、甜到姥姥心头里去了。”许江氏一把搂住了五毛,连连夸奖道:“咱们家五毛年纪就这么懂事,长了还得了,以后肯定能当干部。”

“姥姥,我不要当大干部,我长大后要当海军,开着大军舰,把所有帝国主义侵略者全部消灭掉。”

五毛拍着小胸脯,一本正经道。

“好好好,当海军——”

许江氏笑着附和道。

中午,李兆坤包了一顿海鲜饺子,正所谓“出门饺子进门面”,吃过午饭,老丈人和丈母娘就要回去了。

前两天,许玉叶带着父母去了中医门诊部,结果还不错,按照那位老中医的说法,好好保养的话,今后走路是没有问题的,复发的可能性不大。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膏药还得继续贴,不用象之前那样每天都贴,可以隔一天贴一回,但中间不能断了。

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光花在药膏上的钱就有七、八十块,如果再加之营养费,两百块钱都不一定能打住。

后来,在李兆坤和许玉叶的强烈劝说下,许继元答应继续贴膏药,至于什么补充营养,不准花那个冤枉钱。

吃完饺子,许江氏和许继元没有再耽搁,立马提出了告辞,冬天日头短,还是早点出发比较好。

李兆坤收拾了一袋苞谷,塞给了丈母娘,大概有二十几斤,如今乡下吃不饱饭,送什么都没有送粮食实在,要不是怕丈母娘累着,他还想多送点。

许江氏推脱了一番,最后拗不过女婿,只能收下了苞谷,其实他们家已经非常不错了,起码几个孩子都没饿着。

不知不觉间,十月份过去了一半。

这天傍晚,大丫正在做晚饭。

自从小姨离开后,家里又重新变回了四个人,每天要做的饭少了不少,别看小姨个子不高,饭量却不小,一顿饭要吃六个大馒头,仅次于爷爷。

等到李来贵下班回来,晚饭已经做好了,随时可以开饭。

李来贵兑了一点温水,擦了把脸,然后向大孙女问道:“大丫,你爸呢?是不是又抱小丫出去溜达了?这都到饭点了,怎么还不回来?“

最近一段时间,老三彻底清闲了下来,下班后,没事就喜欢抱着小丫出去闲逛,说什么这么做可以促进小孙女的大脑发育,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不等大丫回答,门口传来了小丫的咯咯笑声,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李来贵走过去,伸手捏了捏小孙女的脸蛋,随口叮嘱道:“天气变凉了,以后出去,尽量早点回来。”

深秋时节,早晚都比较冷。

“知道了,小丫穿了袄子,冻不着。”李兆坤随口回了句。

另外一边,大丫已经熟练地摆好了饭菜,顺便还把爷爷没喝完的白酒拿了出来,今晚有蒸腊肉、红烧咸鱼和干虾箩卜汤,如此丰盛的晚饭,不用问也知道,爷爷肯定要喝上两杯的。

李来贵看了一眼饭桌,忍不住皱眉道:“今天是什么重要日子吗?怎么还蒸了腊肉?”

平时,基本上就一个肉菜,偶尔遇到高兴的事,还会炒个花生米或者鸡蛋,即便如此,他们家的伙食水准,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人家。

“爸爸让我做的,我也不清楚。“

大丫摇了摇头。

李兆坤笑着解释道:“爸,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被我们厂评为了先进生产者,庆祝下不过分吧?”

“就你?先进生产者?”

李来贵瞪大了眼睛。

这里面是不是搞错了?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就老三这懒惫性子,怎么可能被选为先进工作者?

人家先进工作者,哪个不是抢着加班的,老三倒好,每天都是准时上下班,偶尔加班一次,回头还要补一天假,生怕自己吃亏了。

李兆坤满脸瑟道:“爸,您别瞧不起人,我好歹写出了好几首优秀歌曲,而且还捐了一辆豪华小轿车,当这个先进工作者,绝对绰绰有馀。”

“呃——”

李来贵瞬间词穷。

照这么说,老三讲得也有道理,一辆小轿车要好几万块呢,老三说捐就捐了,估计全国都找不出几个人来。

李兆坤继续显摆道:“我们厂长说了,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能参加月底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群英会。

要知道,整个首都将近七万先进生产者和十一万青年红旗手,能够参加这次大会的,只有区区一百八十二人。”

所谓的“群英会”,全称是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和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李来贵闻言,顿时露出了一脸震惊神色,月底的“全国群英会”早就在各行各业传开了,他当然不陌生。

大丫虽然不太清楚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但看到爸爸被评为了先进生产者,连忙送上了崇拜目光:

“爸爸,你真厉害!”

“那是当然,用你师奶的话说,爸爸这叫天赋过人,只需略微出手,就能获得别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荣誉。“

要不是手上还抱着小丫,李兆坤怎么得也得来个双手插兜的表情包。

听到小儿子的话,李来贵误以为对方在讽刺自己,毕竟他同样也没拿过一次先进工作者或者劳模称号。

“别臭屁了,你这是投机取巧,真正的先进工作者,应该象老易那样,不怕苦,不怕累,经常主动加班,任务重的时候,甚至一个月都回不了家。“

很显然,老爷子有些破防了,换作以前,他夸奖小儿子都还来不及呢!

李兆坤不服气道:“爸,您别长他人志气,灭咱们老李家的威风,一大爷再有能耐,能参加这次的群英会么?”

“不说了,吃饭。”

李来贵不耐烦地给挥了挥手。

李兆坤不以为意,从大丫手中接过鸡蛋羹,开始喂起了小女儿。

喂饱了小丫头,李兆坤终于腾出手来吃饭,他首先夹了一筷子咸菜,咸菜开胃,这是他穿越后养成的饮食习惯。

“咦?丫头,这是新腌的咸菜?“

“恩。”大丫点了点头。

一般咸菜,腌个几天就可以吃了,越新鲜,口感越好。

李兆坤算了一下腌制时间,满打满算刚好一个星期,于是赶忙交代道:“下次记住了,咸菜要腌久一点,最好腌一个月,不然吃了对身体不好。”

众所周知,腌菜当中含有亚硝酸盐,吃多了有致癌风险,想要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需要腌制二十天以上。

“哦,我记住了。“

大丫郑重点了点。

李来贵则是冷哼一声:“歪理邪说,祖祖辈辈不都是这么吃的,也没见谁得病,就你穷讲究。”

“爸,您今晚吃炮仗了?”

李兆坤再迟钝也反应过来了,老爸这是对他有意见啊!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老爷子,真是奇了怪了。

李来贵瞪了小儿子一眼,没有解释,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然后夹起一片腊肉放入嘴里,狠狠地嚼了起来。

李兆坤自讨了个没趣,同样伸手夹起了几片腊肉,直接放入了大丫的碗中,大丫满脸笑意,也帮爸爸夹了一片瘦肉较多的腊肉,爸爸不喜欢吃肥的。

吃完晚饭,李来贵正准备回老宅,结果刚出门就碰到了易中海。

“老易,你怎么来了?”

“我来通知你们家老三开会。”

易中海回答道。

李来贵不由得有些好奇:“开什么会?老刘又打孩子了?”

“不是,跟老刘没关系。”易中海摇了摇头,满脸凝重道:“刚刚接到街道办的消息,有重要通知要宣布。“

“什么通知?这么急?”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