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凌晨一点半。
火车终于抵达了四九城。
李兆坤照例将孩子们拴在了一起,等到乘客们散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带着小家伙们下了火车。
两个大包裹,他自己背着一个,另外一个包裹让孩子们合力抬着,有大丫和大毛这两个半大少年,倒也不费力。
出了火车站,公交车早就没了。
火车站距离南锣鼓巷大概有五六公里,步行回去肯定是不行的,眼下有两个选择,一是去附近旅社休息一晚,明早再回去;另外一个就是找个板爷。
所谓板爷,就是以蹬人力三轮车为生的人,平时帮忙拉人或者拉货,在市区比较普遍,火车站这边自然不缺。
李兆坤稍微考虑了一番,最终还是选择了住旅社,花点钱就花点钱,万一遇到危险就不好了,今年是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一年,并没有想象中的太平。
随便找了家旅社,李兆坤厚着脸皮只要了一间房间,没办法,首都的旅社太贵了,住一天要一块多钱,身上的钱根本不够用。
旅社工作人员见李兆坤穿着军装,又带着六个孩子,大晚上的确实不容易,也没为难对方,破例开了一间房。
不然怎么办?总不能把小娃娃们往大街上赶吧?出了事谁承担?
新社会了,没有这个道理。
旅社房间很小,李兆坤让几个小的睡床上,大丫、大毛和二毛睡地上,他自己则是坐了整整一宿。
出门在外,小心一点没坏处。
第二天一早,李兆坤顾不上吃早饭,首先换下了水手服,然后带着孩子们坐了最早的一班公交车,终于回到了南锣鼓巷。
一路上,不断有街坊邻居打着招呼,尤其看到李老三出门一趟,居然带回了这么多东西,一个个充满了羡慕。
路过老宅,李兆坤怕老妈担心,特地进门,想先报个平安。
“奶奶,我们回来了。”
李赵氏正在做早饭,听到孙子们的喊声,立马跑了过去,看着六个孩子一个不少,老太太顿时松了一口气。
刚刚她还在想,老三怎么还不回来?是不是路上出意外了?
李来贵同样听到声音,跟着跑了出来,先是仔细打量了一下孙子孙女们,随即关心道:“怎么晒黑了这么多?”
自从李兆坤走后,老爷子晚上都在小儿子家睡觉,主要帮忙看家,早上再回来吃饭。
“这几天都在学游泳,确实晒黑了一些。”李兆坤随口解释道。
“爷爷,除了游泳,我们每天还要去赶海,海滩上有很多小螃蟹、小贝壳,我捡了很多好看的贝壳。”
五毛说完,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拿出了好几个好看的贝壳和大海螺。
“恩,真漂亮!”
李来贵大声夸赞了一句。
听到院子里的动静,赵荷花出门一看,原来是小叔子一家回来了,于是上前打了个招呼:“老三,你们回来了,旅顺好不好玩啊?”
“还行。”李兆坤冲大嫂点了点头,然后打开大包裹,从里面拿出了一个昨晚准备好的小包裹:“大嫂,这里有一些土特产,你带回去尝尝味道。”
说完,他又拿出了另外一个小包裹,递给了大丫,让大丫给她二伯家送过去,总不能厚此薄彼。
赵荷花接过小包裹,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然后便离开了。
李赵氏见小儿子带回来了这么多东西,欣喜之馀,又说了几句“乱花钱”。
李兆坤赶忙解释道:“妈,这一包海产干货和衣服,都是人家海军基地送的,不信您问问大丫。”
“奶奶,大包裹确实是人家送的,这个小一点的包裹才是爸爸买的。”
大丫立马附和道。
“还有这种好事?”
李赵氏满脸惊喜道。
李兆坤忍不住得意起来:“妈,我帮海军写了一首新歌,人家这是为了表示感谢,才送我东西的。”
“你真写出歌曲了?”
李赵氏连忙追问道。
毕竟,只有写出了新歌,老太太才能去海军七一小学上班。
大丫抢着回答道:“奶奶,是真的,爸爸又写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歌名叫《军港之夜》,真的非常好听。”
“好,写出来就好!”
李赵氏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李来贵伸手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倍感欣慰道:“干得好!”
“没啥,对我来说,写歌本来就不难,小菜一碟。”
李兆坤耸了耸肩。
“瑟!”李赵氏笑骂了一句,随后关心道:“饿不饿?吃早饭了没?”
“还没呢!妈,您多煮一点早饭,我们先把东西送回去,等会儿再过来。”李兆坤回答道。
老太太马上就要去七一小学上班了,平时不回来,老爷子也要去他们家吃饭,海产干货就没必要留了。
李赵氏笑着点点头:“行,我再炒个鸡蛋。”
很快,李兆坤和李来贵各背着一个大包裹,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四合院,小家伙们急着回来看妹妹,都不愿意留在老宅。
阎埠贵看到李老三回来了,立马跑过去打了个招呼。
“兆坤,你回来了。”
李兆坤点点头:“三大爷,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咱们院里还好吧?”
“一切正常,就是老钱病了,住了好几天医院,到现在还没回来。”
阎埠贵回了一句。
“钱叔病了?”
李兆坤立马重视了起来。
老钱住得就是剧中阎解成的房子,老俩口都不是本地人。
“恩,兆坤你有时间,抽空去医院看看,我们都去看过了。”
阎埠贵提醒道。
李兆坤连忙点点头:“知道了,等会儿吃过早饭,我就去。”
阎埠贵看了眼两个大包裹,忍不住打听道:“兆坤,你这两个包裹里装了什么东西?看着挺沉的—”
“一些土特产,不值什么钱,等会儿我让大毛给您家送一些。”
李兆坤呵呵一笑。
“这怎么好意思?”
阎埠贵顿时露出了笑容。
李兆坤摆了摆手:“一点鱼干,旅顺那边多的是,您别嫌弃就行。”
“哪能呢?鱼干再怎么说也是肉。”
阎埠贵后槽牙都要笑出来了。
喷啧,没想到居然是肉,这李老三还真是大方,看来真的是发达了。
打发了三大爷后,李兆坤立马打开了包裹,首先装了一包海产干货,大概有个两三斤的样子,让大丫给傻柱家送过去,李丽华肚子越来越大,正是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
接下来是三位大爷、贾家、许大茂家和聋老太太,每家一条鱼干,半斤左右,除了聋老太太,剩下的都是走得比较近的几户人家。
特别是许大茂,经过端午节的那次后,每次下乡回来都会给他带点蔬菜和蘑菇啥的,这个人情要还。
李来贵见状,倒也没说什么,毕竟小儿子带回了这么多海产干货,加起来有七八十斤,足够孙子孙女们吃了。
贾家是李兆坤亲自送的,他拎着鱼干来到了贾家,小丫已经醒了,正被秦淮茹抱着穿衣服。
贾张氏正在做饭,看到李老三手中的鱼干,顿时眼晴一亮:
“兆坤,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李兆坤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鱼干递了过去:“贾大妈,这是我从旅顺带回来的鱼干,您尝尝。”
“哎呀,又让你破费了。”
贾张氏接过鱼干,笑得合不拢嘴,这一条鱼干起码要五毛钱,如果放到黑市上,甚至可以卖到一块多。
递过去鱼干后,李兆坤又随手给了棒梗一颗糖果,“谢谢李叔!”
棒梗剥掉糖果纸,一把塞进了嘴里,他已经好久没吃过糖果了。
李兆坤和贾东旭聊了几句旅顺的见闻,然后从秦淮茹手上接过了穿好衣服的小丫,小丫头盯着爸爸看了一会儿,大概认出了爸爸,咯咯笑出了声。
没过一会儿,几个小家伙一起闯了进来,五毛拿着新买的布娃娃逗弄着小丫:“妹妹,布娃娃好不好看?”
“要—我要——”
小丫一把抓住了布娃娃。
一旁的小当,露出了羡慕神色,但她不敢过去抢,奶奶会打她的。
吃早饭的时候,李赵氏提了“接班”的事,李兆坤没说什么,打算今晚就去王主任家一趟,看能不能说服对方。
早饭过后,李兆坤拎着几个鸡蛋和一条大鱼干出门了,路上又买了几斤水果,直接去了首都人民医院,也就是老钱住院的那家医院。
很快,他就见到了老俩口,老钱躺在病床上,不知道是昏迷了,还是睡着了,钱大妈正坐在旁边纳鞋底。
“钱大妈——”
李兆坤轻轻喊了一声。
钱大妈一看是李兆坤,立马招呼对方坐下:“兆坤,你出差回来了?”
“恩,这不一回来就听说钱叔病倒了,我特地过来看看。”
李兆坤顺手将东西递了过去。
为了获得老俩口的好感,他这一次绝对算是下血本了。
“怎么这么多东西?你们家也不容易”钱大妈不好意思道。
要知道,院子里其他人家过来,顶多就是带点水果,送鸡蛋的都很少,也就一大爷大方点,买了一盒点心。
“我这不是刚从旅顺回来,旅顺那边靠海,鱼干比咱们这儿便宜不少。”
李兆坤随口解释了一句。
一番客套后,钱大妈主动说起了老伴的病情:“唉,老钱的心脏一直不好,这次发病差点没能抢救过来,医生也说了,你钱叔现在这个样子,不能再继续工作了。”
“钱大妈,依我看,钱叔年纪也差不多了,不如提前退休,好好享享清福。”李兆坤趁机劝道老钱这一退,肯定是要回老家养老的,毕竟儿女都不在身边,如此一来,倒座房就空出来了。
“你说的也是,再干下去命都要没了。”钱大妈连连点头。
李兆坤紧跟着问道:“钱大妈,怎么就您一个人,老家那边没来人吗?”
“来了,待了两天又回去了,毕竟还要工作,不可能长时间请假。”
钱大妈无奈道。
“马上就要国庆节了,各大工厂都在抓生产,现在确实不好请假。”
李兆坤附和道。
“谁说不是呢?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应该同意来四九城,一家人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两回,这叫什么事?”
钱大妈忍不住抱怨道。
就这样,李兆坤待了十几分钟便离开了,房子的事先不急,老钱病都还没好呢!估计还得等段时间。
回到四合院,李兆坤正准备进门,突然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他回头一看,下意识地来了句:
“我靠,苏大强?”
“什么苏大强?看清楚了,我是你何叔。”何大清不满道。
这才几年不见,居然连他这个老邻居都认不出来了,他变化有这么大吗?
“咳——”李兆坤假装咳嗽了一声,赶忙改口道:“何叔,您不是去津门了吗?怎么回来了?
没办法,相比于“何大清”这个人物形象,还是“苏大强”更深入人心。
何大清有种想吐血的冲动,再次纠正道:“我去的是保城,没去津门,你从哪听来的乱七八糟的消息?”
“呢,可能是我记混了。”
李兆坤尴尬一笑。
“行啦!”何大清挥了挥手,紧接着开门见山道:“听说柱子媳妇怀孕了,我这次回来,主要是想”
“何叔,您直接进去就是了,跟我说这个干嘛?”李兆坤打断道。
“柱子不在家,我想让你陪我一起进去,柱子他媳妇不是你堂妹么?”
何大清有些心虚。
这次回来,他只想见见儿媳妇和还没出世的孙子,至于儿子和女儿,他还没想好怎么面对两人李兆坤点了点头:“那行,我陪何叔您过去一趟。”
“走,咱们快进去!”
何大清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儿子二十六岁了才有第一个孩子,这也是他们老何家的第一个孙子,他盼了好几年,终于让他等到了。
李兆坤看着两手空空的何大清,忍不住调侃道:“何叔,您啥东西都没带啊?哪有这样上门的?”
何大清没有半点不好意思,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大红包:“放心,见面礼-我都折成钱和票了。”
ps:求推荐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