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主任办公室出来,李兆坤没有立即回家,而是去了师父那里,上了一整天的课,拖到将近六点才回家。
不是不想回去,而是回去了也休息不了,街道办这两天正组织闲散人员清理胡同,连小家伙们都被抓了“壮丁”,还不如留在师父这儿偷懒呢!
晚饭做得比较简单,李兆坤切了六片腊肉,炖了一大锅白萝下,主食是二合面馒头,用了面粉和棒子面。
最近一段时间,定量粮虽然没有减少,但细粮比例却是一个月不如一个月,没办法,面粉要省着点吃。
开饭之前,李兆坤首先将炖箩卜里面的腊肉挑了出来,分给了小家伙们,每人一片,不多不少。
分完了腊肉,他才宣布开饭。
小家伙们干了一天的义务劳动,早就饿惨了,夹起腊肉就往嘴里塞,腊肉切得比较厚,只是轻轻嚼了几口,脂肪的绵软细腻瞬间在口腔中化开,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大丫见爸爸没有腊肉吃,主动把自己的腊肉夹到了爸爸的碗里。
李兆坤又把腊肉夹了回去,笑着解释道:“爸爸每天做菜,每个菜尝一口,吃肉都吃饱了。”
随后,他给自己留了一碗炖箩卜的汤,他最喜欢用箩卜汤泡米饭或者馒头了,油而不腻,令人胃口大开。
吃完晚饭,李兆坤将家里的竹榻搬到了外面走廊上,屋子里太闷热了,睡觉之前先去外面纳一会儿凉。
等再过一段时间,气温再升高一些,到时候会直接睡在外面,在缺少空调和电风扇的当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否则一整晚都别想睡觉。
大丫用湿毛巾将竹榻擦了一遍,如此更凉快一些,这边刚一擦好,大毛几个就迫不及待地挤了上去,都想找个好位置。
李兆坤去贾家把小丫抱了回来,然后坐在椅子上,开始帮小女儿喂饭,先是一碗鸡蛋羹,然后是一小碗萝下汤泡馒头,小丫头吃得津津有味,
对面的三大爷家,同样在乘凉三大妈看着自家瘦不拉几的三个孩子,又看看李老三家的几个小胖墩,忍不住朝阎埠贵说道:“老阎,明天称点肉回来吧!给孩子们补补。”
阎解放三孩子听到买肉,立马竖起了耳朵,他们家已经三个多月没吃肉了,要不是偶尔还能闻闻大毛家的肉香,他们都快忘了肉的味道了。
阎埠贵愣了下,随即摇摇头:“吃肉太吃亏了,现在市面上一张肉票能卖四五毛钱,比肉价还要贵,等过段时间肉票卖不上价了,再割点肉回来。”
他们家有六口人,一个月能分到十二张肉票,仅这一项每个月都能多挣个五六块钱,这不比吃肉划算?
三大妈朝对面努了努嘴:“你看人家李老三家的几个孩子,养得多壮实,你再看看咱们家三个
“没办法,谁让李老三是厨子呢,每天都能带剩菜回来,我听傻柱说,李老三一进厂就被安排了烧小灶。
我上次看了他带回来的饭盒,里面一半都是油,不然你以为他们家为什么吃得这么好,就凭李老三那点工资?”
阎埠贵满脸羡慕道。
三大妈羡慕之馀,不由得有些后悔:“早知道当厨子这么好,不如让老大也去当个厨子。”
“妇人之见,当厨子也就这点蝇头小利,一辈子伺候人的命,连找媳妇都找不到好的,你看看傻柱,最后还不是娶了个乡下媳妇?”
阎埠贵当即反驳道。
三大妈下意识地撇了撇嘴:“傻柱媳妇哪里不好了?人对傻柱和雨水多好,干活也勤快,你看傻柱哪天不是乐呵呵的?”
“哼,最近粮食供给越来越紧张,傻柱媳妇没有定量粮,现在还怀着孕,你信不信,他们家苦日子还在后头呢?”阎埠贵争锋相对道。
“你就是见不得人好!”
三大妈没好气道。
“跟你说不清楚,不信等着瞧就是了。”阎埠贵使劲摇了摇蒲扇。
对面,李兆坤已经喂完了小女儿,然后从床底下掏出了一个西瓜,拿刀切了,给每个孩子都分了一块。
最后,他拿着剩下的三块西瓜,来到了阎家,把瓜递给了阎解放三人,人家正看着呢,一点不送也不好。
本来西瓜个头就不大,这一分每片也就比手指厚一点,解不了暑,也补充不了水分,最多就是尝下味道。
阎埠贵俩口子看到李老三如此大方,顿时满脸笑容。
“兆坤,这怎么好意思,每次都吃你们家的——"”
李兆坤忍不住调侃道:“三大爷,您要是真觉得不好意思,明天也买个大西瓜回来,让我也吃上一口。”
“咳,回头再说,现在的西瓜不甜,等到八九月份的时候才是最甜的。”阎埠贵赶忙敷衍了一句。
买西瓜?不可能的。
一个大点的西瓜就要一块钱,有这个钱还不如称点肉回来,吃肉才能长身体,西瓜那就是水做的。
李兆坤笑了笑,转头朝三大妈说道:“三大妈,我接下来一个星期都要加班,下班时间可能有些晚,您帮我多看着点几个孩子。”
“你放心加班,三大妈帮你看着。”
三大妈当即点点头。
李老三人还不错,家里有好吃的,偶尔也会给他们家送一份,就算对方不说,她也会帮忙照顾的。
大家都是一个院子里的,本来就该如此,
“麻烦您了,三大妈!”
李兆坤冲对方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
李兆坤拿出昨天刚买的两个旧军用水壶,装了满满两壶白开水,一个加了糖,一个加了盐,就怕自己中暑了。
这个年代缺少机械,很多任务作都要靠最原始的肩挑手扛,加之大夏天的,天气又这么热,很容易中暑。
八点半,李兆坤就到了大礼堂。
等了十几分钟,人终于到齐了,总共有五十多人,大部分都是男同志,负责带队的是某车间的一位副主任。
出发之前,众人去后勤处领了劳保服和工具,李兆坤拿了一把铁锹,铁锹的活轻松些,这次上次植树节的经验。
一切准备就绪,刘副主任带头喊了几句口号,然后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工厂大门,向南走了十几分钟,很快来到了一处临时工地上。
工地不远处是一条小河,看着不起眼,却是四九城顶顶大名的通惠河。
通惠河是一条人工运河,开凿于元朝,由郭守敬主持修建,它主要解决了进城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以前的运河只能到达通州,然后由水路改为陆路。
李兆坤看着眼前的工地,脸色立马垮了下来,好家伙,原来是过来修河堤的,修河堤可不是什么轻松活。
ps:求推荐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