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鳏夫的四合院 > 第135章 “灭顶”之灾

第135章 “灭顶”之灾

第二天一上班,李兆坤便从朱班长手里接过了小库房的钥匙,从今天开始,他也是有独立办公室的人了。

看着兴致勃勃的李兆坤,朱广庆好心提议道:“小库房阴暗不通风,要不咱俩换换?主任那边你不用有顾虑。”

“班长,不用了,小库房那边没什么人员走动,比您这边安静多了,更有利于我学习和搞创作。”

李兆坤婉拒道。

他要的是保密,不是单纯享受“那行,等中午不忙的时候,我带人过去帮你打扫一下,至于桌椅板凳,你想要好一些的,还是差一些的?”

朱广庆再次询问道。

李兆坤下意识地回了句:“这还用问吗?有好的,谁愿意选差的?”

“那就把我办公室里的那套搬过去,我用你那套旧的。”

朱广庆当场拍板道。

“那不行,君子不夺人所好。”

李兆坤连连摇头。

“别跟我掉书袋,我一天也写不了几个字,用啥书桌都一样,你要是觉得不好意西,那就多写几首歌出来,让所有人都看看,咱们厨子当中也有大才子,不比那些读书人差。”

朱广庆真心实意地劝说道。

李兆坤从朱班长的话中,听出了一股浓浓的怨气,这里面明显有故事啊!

朱广庆见李兆坤沉默不语,以为对方怕了,立马加油打气道:

“怕什么?你才刚学几个月就这么厉害了,以后还得了?你班长我活了大半辈子,不会看错人的。”

“我没害怕。”李兆坤反应过来后,立马摇了摇头,随后自我调侃道:“班长,您刚才说错了,我虽然只有高小学历,但不管怎么说,也算一名货真价实的读书人,您不能无端贬低我。”

民国时期的高小,大致相当于如今的初中,这也是之前朱班长为什么说李兆坤是初中毕业的。

朱广庆拍了一下桌子:“我说的读书人,是指那些真正有学识的人,人家起码都是大学毕业的,你还差远了。”

“班长,请恕我不敢苟同,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

“那你考个大学给我看看啊?”

“呢——”

“行了,别一天到晚跟我抬杠,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还有我交给你的任务,尽量早点写出来。”

李兆坤连忙保证道:“班长,您放心,您老退休之前,我肯定能拿出代表咱们厨子的歌曲。”

“好,我等着。”

朱广庆满意地点了点头。

距离他退休,也没几年了。

很快到了午休时间,朱广庆带着五六个人来到了小库房,所有人分工明确,有帮忙打扫卫生的,有帮忙搬桌椅的,甚至还找了电工,帮小库房通了电。

不到一个小时,小库房焕然一新,彻底成为了李兆坤的专属办公室,办公室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工友们虽然很羡慕李兆坤,但就象朱班长说得那样,李兆坤也是三食堂的一分子,他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三食堂的荣誉,因此并没有什么好嫉妒的。

送走了朱班长等人,李兆坤立刻从里面锁上了房门,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空间,一头钻了进去。

由于缺少隐秘场所,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基本上都是晚上进入空间,已经很久没在大白天行动过了。

进入空间后,李兆坤并没有选择关闭出入口,以防有人敲门听不见。

这里额外补充一句,从五月底开始,穹顶外面的积雪终于融化了。

对此,他有两个大胆猜测:

一个是穹顶外面的月份,比现实世界晚了两到三个月;另外一个则更为离奇,穹顶外面或许正处于大冰河时代,气温整体偏低,所以融雪比较晚。

当然了,不管是那一个,目前对他来说区别不大,他暂时还没有打破穹顶的能力,他试过很多方法,用锤子砸、用玻璃刀划、火烧、电击只可惜,这些通通无法在“玻璃罩”上留下哪怕一丝痕迹,穹顶的坚固程度远超他的想象,令人绝望。

言归正传,积雪融化后,除了不远处的那座小雪山,地面上很快长出了一片片绿意葱葱的植被,目之所及,完全看不到一丁点人类文明的痕迹。

这也是导致李兆坤最近心态不稳的一个主要原因。

大毛的那顿打,可能有点冤。

总之,在认清了现实后,他已经彻底死了回前世的心。

收回思绪,李兆坤按照日常惯例,首先去检查了一下库存食物,最近空间温度回升很快,要防止食物变质。

尤其是腊肉,非常容易发霉生菌,一个不小心,那损失可就大了。

好在结果还不错,一切正常。

检查完了粮食,李兆坤突然来了兴致,沿着穹顶边界闲逛了起来,积雪已经融化了,他希望能多收集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便尽快确定外面世界所属的年代,例如某些特定的动植物。

别说,还真让他有所发现。

在靠近东南方向的位置,出现了一大片吸附在“玻璃罩”外墙上的藤蔓植物,有点类似爬山虎,但叶片比爬山虎大了五六倍,长势非常惊人。

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

先说好的一方面,如果让这种藤蔓植物继续生长下去,那么估计用不了多久,整个穹顶表面都会被它复盖。

如此一来,失去了阳光,空间不仅没了剧烈升温的隐忧,反而还会迎来一波大降温,而低温更有利于保存食物。

至于坏的一方面,同样也很容易理解,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旦没了阳光,空间会立即丧失种植功能,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不过话说回来,空间里能够拿来种田的土地本来就不多,顶多一亩三分地,撑死了也种不出多少粮食,种多了反而还会污染空间环境。

从这方面来考虑,好象损失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夸张。

一个小时后,李兆坤带着半喜半忧的复杂心情,离开了空间。

不过在出空间之前,为了确认“爬山虎”的生长速度,他拿出了手机,随便找了个差不多的位置,最后点击了录像按钮,没有比录像更直观的了。

ps:感谢大家的推荐票和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