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鲜鱼供应正式开始早上五点不到,天还是黑的,大毛就跟着邻居们一起去粮店排队,没错,不是菜市场,而是去粮店。
一般象这种节日特供,都由定点粮油店负责发放或者售卖,谁家有几口人,每个月吃多少粮食,定点粮店一清二楚,比派出所的户籍管理还厉害。
快到七点钟的时候,三大爷气喘吁吁地上门通知,让他赶紧过去,估计很快就会轮到他们家大毛了。
李兆坤立马脱下围裙,让大丫接替自己炒咸菜,然后拿上钱和粮本,背着背篓就出门了,他们家八口人,能买八斤鱼,一个背篓正好能装下。
来到粮油店,门口果然排起了长龙。
大毛看到爸爸来了,立马挥舞着双手,大声喊道:“爸爸,我在这儿!”
李兆坤赶忙跑了过去,接替了大毛的位置,大毛退到一旁,并没有立即离开,等会儿跟爸爸一起回去。
排了不到十分钟,就轮到了李兆坤。
李兆坤立马将粮本和钱都递了过去,老熟人王姨看到李兆坤,直接脱口而出:“八口人,八斤鱼。”
李兆坤笑着点点头,然后转头看着面前箩筐里的鲜鱼,有些失望,全都是河鱼,压根就没有海鲜的影子。
售货员捡了三条大鱼放到了称上,重量不够,又加了一条小鲫鱼,重量终于够了,李兆坤赶忙放下背篓,售货员将鱼一股脑儿倒进了背篓里。
从王姨手中接过登记好的粮本和找的零钱,又和对方打了个招呼,李兆坤一把背起背篓,离开了粮店。
鲜鱼价格倒是不贵,每斤才四毛钱,几乎跟平时一个价。
“大毛,回家了。”
大毛立马跑了过来,看着背篓里的鱼,满脸兴奋道:“爸,这么多鱼,够咱们家吃一个星期了“天天吃鱼丸,还没吃够啊?”
李兆坤有些兴趣寥蓼。
这次五一,居然供应了这么多鲜鱼,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难道是因为缺粮,上面把周边的湖泊和水库全部清理了一遍?
大毛嘿嘿一笑:“爸爸你做的鱼丸,我一辈子都吃不腻。”
爸爸做的鱼丸又嫩又滑,加之舍得放油,怎么吃都吃不腻。
李兆坤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老宅,天气慢慢热了起来,这么多鱼一时半会也吃不完,必须赶紧处理了。
“妈,我拿一条鱼回去,剩下的您帮我全部做成咸鱼。”
李赵氏接过背篓,随口问了一句:“五一放假,要不要过来吃顿饭?”
“不了,我要出去做席,估计没时间过来,我不在家的时候,您帮我看下孩子。”李兆坤摇了摇头。
“家里有我和你爸,你放心出门就是,千万别眈误了挣钱。”
李赵氏连忙回了一句。
小儿子帮人做一次席,差不多顶她半个月的工资,她巴不得老三多接几次,最好从早忙到晚。
上午,趁着不忙的时候,朱广庆将所有人召集到了一起,开了个小会。
朱广庆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第一件事,今年的五一大游行已经开始报名了,想报名的举个手,老胡你帮忙登记一下。”
此话一出,现场只有六七个人举起了手,不是所有人都想参加大游行的,有的跟李兆坤一样,
接了私活;有的家里事多,抽不出时间;更有甚者,单纯想借着假期,好好休息一下。
胡春柏登记完了姓名,朱广庆说起了第二件事:“还是&039;五一&039;的事,厂里准备搞个联欢会,咱们三食堂要出个节目,你们有没有主动报名的?”
现场一片安静,没人开口。
朱广庆看了一眼张婶,直接点名道:“老张,你不是会唱戏吗?要不是上台表演一下?”
“班长,我上台腿都哆嗦,您还是别为难我了。”张婶连连摇头。
“老胡,你呢?上台吼两嗓子?”
朱广庆转而看向了胡春柏。
胡春柏苦笑道:“班长,您别开玩笑了,就我那破嗓子,还是别上台丢人了。”
有人提议道:“要不让老李试试?他不是合唱队的吗?”
李兆坤见火烧到了自己身上,赶忙拒绝道:“我不行,我是创作部的,只负责写歌,根本不会唱歌。”
“老刘,你是大组长,带个头。”
“班长,我啥都不会,怎么表演?”
“老黄—”
“班长,您忘了,‘五一‘我们家老二要嫁人,我哪有这个闲工夫?”
“你们这群怂蛋,上台表演又不是去送死,有什么好怕的?”
朱广庆忍不住漫骂了一句。
张婶见朱班长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即道:“班长,要不您去试试?您平时没事不是总喜欢哼两句吗?”
“我”朱广庆瞬间哑口无言,随后抛出了杀手:“谁愿意上台表演,我个人奖励他一块钱。”
重赏之下,学徒工小王立马举起了手:“班长,我小时候跟人学过一点武术,可以上台打套拳。”
他一个月工资才十八块,一块钱约等于两天工资,不要白不要。
说起来,还是坤哥本事大,好家伙,上班不到两个月就提前转正了,而且人家还会写歌,一笔稿费就顶他小半年的工资,尼玛不服不行。
“行,那就让小王上。”
朱广庆顿时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任务好列是完成了。
小王也很识趣,当场表态道:“班长,您放心,我一定认真表演,争取不给咱们三食堂丢人。”
朱广庆勉励了两句,然后说起了最后一件事:“今年的五一&039;劳模的候选人名单,我已经报上去了
“班长,上面有我的名字吗?”
李兆坤迫不及待道。
“五一”劳模虽然没多少物质奖励,但含金量并不低,大家都认可这个,拿到了它,相当于多了一道“护身符”。
“想什么呢?你才上班多长时间?”
朱广庆没好气道。
李兆坤汕汕一笑:“班长,我只是问问而已,没有就算了。”
张婶对李兆坤印象很好,立马帮着打抱不平:“兆坤怎么不行?他又会发明新菜,又会写歌,
咱们后勤部门这么多人,哪个能比得上他?”
“张姐,您太高看我了,我一个新人,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李兆坤连忙谦虚了一句。
这话肯定不能认,太得罪人了。
朱广庆也怕打击了李兆坤的工作积极性,紧跟着安抚道:
“小李,你别灰心,本来按照你的贡献,名单上肯定有你的名字,甚至评上‘劳模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你入职时间太短了"
“班长,您不用说了,我懂。”
李兆坤郑重点了点头。
“好,你能理解就好。”朱广庆欣慰地笑了笑,随后当着众人的面承诺道:“你放心,只要你继续保持下去,明年我一定帮你报上去。”
“谢谢班长。”
李兆坤朝朱班长道了声谢。
紧接着,朱广庆亲自揭开了谜底,被报上去的名单有两人,一位是厨师老郑,另外一位是学徒工小亮。
老郑属于实至名归,至于学徒工小亮,这位年底就要转正了,拿个劳模候选人的称号,对转正有好处。
ps:求推荐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