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朱广庆上班后,简单安排了一下工作,然后立马拿着乐谱去了张淑兰的办公室。
张淑兰看到朱广庆,笑着打了个招呼:“朱班长,真是稀客啊,快进坐,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张会长,昨天小李带着孩子去我那串门了————”
朱广庆开门见山道。
“兆坤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
张淑兰连忙关心道。
朱广庆笑着点点头:“看着还行,不用扶着拐杖走路了,他自己亲口说的,年后上班没有问题。”
“那就好!谁能想到一场感冒,居然病得这么重。”张淑兰唏嘘道。
“小李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您别看他平时嘻嘻哈哈的,其实还没从去年的丧妻之痛中走出来,心里一直憋着事,这一次突然爆发了开来。”
朱广庆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张淑兰连连点头:“朱班长您分析得有道理,我曾经问过大丫,大丫说她爸妈感情很好,夫妻俩从没红过脸。”
“小李就是这么个人,只要你对他好,他也会对你百倍好的。”
朱广庆有感而发道。
张淑兰帮朱广庆倒了一杯水,笑着说了句:“说来也是我运气好,收了个品行好、又有才的徒弟。”
朱广庆喝了一口水,紧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张乐谱,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办公桌上,随口解释道:“张会长,这是小李写的新歌,是专门为了纪念他媳妇的,他托我帮忙带给您。”
“新歌?”张淑兰立马拿起乐谱,当即看了起来:“《穿越时空的思念》?
“”
“张会长,您有没有感觉名字有些怪怪的?”朱广庆随口问道。
张淑兰点点头:“有点,“穿越“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结合后面“时空“两个字,大概能猜出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穿过时间、越过空间。”
“张会长,您解释得非常准确,按照小李的说法,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朱广庆附和道。
张淑兰看了一眼乐谱,随即皱眉道:“这歌曲怎么没有一句歌词?是还没来得及写吗?”
“我问过小李了,他说这是什么纯音乐,本来就没歌词。”
朱广庆回答道。
“纯音乐?原来如此!”
张淑兰了然地点了点头。
朱广庆又喝了一口水,然后站了起来:“张会长,乐谱我已经带到了,您忙,我这边先回去了。”
“朱班长,等等,兆坤有没有说这首歌怎么处理?”
“没说,估计是让您看着办吧!我看他现在挺缺钱的,没准儿就是想多挣一些稿费。”朱广庆摇摇头。
“我知道了,麻烦您跑了一趟。”
“不碍事,也没多远。”
朱广庆挥了挥手,然后离开了。
张淑兰又看了一下乐谱,然后将乐谱收了起来,最近工作很忙,没时间欣赏,回头等有空闲了再说。
这一忙就是一整天,下班回到家,张淑兰懒得做饭,直接去大食堂打了晚饭,然后和李汶翰简单吃了顿。
吃完晚饭,张淑兰终于清闲了下来,她再次拿出了那张乐谱。
李汶翰见状,随口问了句:“兆坤又有新歌了?”
“恩,这是一首纯音乐。”
张淑兰简单回答道。
“纯音乐?”李汶翰立马来了兴趣,主动询问道:“什么类型的?”
“曲名叫做《穿越时空的思念》,你觉得是什么类型的?”
“穿越时空?挺新颖的说法。”
李汶翰略显意外道。
张淑兰拿着乐谱又到了钢琴前,开始试着弹奏新曲子,李汶翰泡了一壶茶,坐在旁边仔细聆听。
《穿越时空的思念》是一首旋律相对简单的曲子,练习难度不算特别高,加之张淑兰本身钢琴水平就很不错,最终只编练了四个多小时,就能完整地弹奏一遍。
虽然中间有些许磕磕碰碰,不算特别流畅。
李汶翰听了完整曲子后,闭着眼睛仔细回味了一番,随即高度评价道:“这首曲子写的真好,整首曲子充满了怀旧和温情,从头到尾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不自觉地产生共鸣。”
张淑兰深吸了一口气,伸手擦了擦眼角的泪痕:“老李,你说得没错,这首曲子在结构上简单却不失深度,情感丰富,特别富有感染力,是我今年见过的仅次于《梁祝》的作品。”
“老张,你这个徒弟不简单啊,小小年纪居然能创作出如此众多的优秀作品,特别是这首《穿越时空的思念》,简直令人耳目一新。”
李汶翰不吝夸奖道。
“我早说过了,我这徒弟是一位音乐天才,相信我,他将来肯定会在咱们共和国的音乐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张淑兰对此深信不疑。
“不用等到将来,以他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已经是了。”
李汶翰语气中充满了坚定。
几天后,张淑兰趁着午休时间,特地去了一趟徒弟家。
看着突然上门的师父,李兆坤不由得好奇道:“师父,您怎么来了?”
张淑兰放下礼物,顺手从徒弟手中接过小丫,抱在怀里逗了逗,然后才回答道:“师父今天过来,主要是想看看您的恢复情况,顺便也把稿费带给你。”
“我那首新曲子出版了?”
李兆坤随口问道。
“恩!”张淑兰点了点头,然后腾出一只手,从包里拿出了一本样刊,递给了徒弟:“明天就是元旦了,你的那首《穿越时空的思念》,获得了杂志社的高度肯定,被选为了头版头篇。”
——————————————————————————————————————————————————————————————————
李兆坤闻言,立马翻开了音乐杂志,果然开篇就是他的那首《穿越时空的思念》,上半部分是曲谱,下半部分是创作背景介绍,同时还刊登了许金枝同志的半身照片和人物简历。
他轻轻抚摸着亡妻的照片,下意识地询问道:“这是————”
张淑兰赶忙解释道:“杂志社主编认为光有曲谱是不完整的,离不开它的创作背景,因此直接联系了棉纺一厂,拿到了你媳妇的照片和相关资料。”
“有心了。”
李兆坤喃喃自语道。
这年头人人都以上报纸为荣,能够登上报纸杂志,绝对是一种荣誉。
张淑兰见徒弟情绪低落,当即安慰道:“兆坤,人死不能复生,都过去一年了,你也要赶紧振作起来,我想如果许金枝同志在天有灵,肯定希望你能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们。”
小丫看到妈妈的照片,忍不住喊了一声:“妈妈————”
平时没事的时候,大丫总喜欢拿着妈妈的照片,教小妹认妈妈,就怕小妹不懂事,错把秦姨认成了亲妈妈。
所以,小丫才会一眼认出妈妈。
李兆坤听着小女儿稚嫩的声音,一时间悲从心来,当场眼框红了,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没能忍住眼泪。
自从彻底融合了原身后,他就是原身,原身就是他,再也不分彼此。
“师父,让您看笑话了。”
张淑兰泪点低,跟着抹了把眼泪:“有啥可笑话的?要不是你用情至深,也写不出《穿越时空的思念》这样感人至深的曲子。”
李兆坤擦了擦眼泪,连忙转移话题道:“师父,您来得正好,明天不是元旦么?您这边有时间么?我打算带孩子们过去看看您和师公。”
“师父明天在家,你师公也不用出差,你们直接过来就是了。
张淑兰满脸笑容道。
他们俩口子就一个儿子,儿子一家都在东北,只有过年期间才回来,平时家里挺冷清的,要不是两家距离太远,她巴不得几个孩子天天上门。
“那好,我们明早大概十点钟到。”
李兆坤点了点头。
张淑兰因为还要赶回去上班,没待多久就匆匆离开了。
李兆坤将小丫送去了贾家,然后紧跟着出门了,他直接去黑市转了一圈,粮价太贵,啥都没买,不过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个大编织袋。
编织袋里装着两只老母鸡和一只老母鸭,都是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老母鸭明天正好带去师父家。
将其中一只老母鸡和老母鸭关进鸡笼子里,李兆坤拎着另外一只老母鸡去了傻柱家,堂妹李丽华下个月就要生了,这只老母鸡不管是留着生蛋,还是杀了炖汤,都能派上用场。
“小华,这只老母鸡是还你们家的,关好了,千万别放跑了。”
李丽华看着老母鸡,眼睛都快瞪出来了:“三哥,你从哪买的老母鸡?前段时间,柱子跑了好几趟黑市,结果连根鸡毛都没见到。”
“山人自有妙计,你们就不用管了。”李兆坤懒得编借口。
二婶接过老母鸡掂了掂,不由得惊讶道:“这鸡得有十斤吧?怎么养的?”
女婿家之前的那只老母鸡,尽管精心饲养,但也才六斤多点。
“只要舍得喂粮食,自然长得肥。”
李兆坤随口回答道。
李丽华从老妈手里接过鸡,立马又还给了堂哥:“三哥,这鸡我们不能收,你身体不好————”
李兆坤原地蹦了几下:“你们看,我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这只老母鸡是特地买给你的,你下个月就要生了,到时候坐月子需要补充营养。”
“那也差太多了,我们家那只老母鸡才六斤重,差了四斤呢?”
李丽华不想占对方的便宜。
三哥已经帮了她很多,那只老母鸡就算送给三哥,也是应该的。
李兆坤笑着摆摆手:“你们真要是过意不去,不如补个差价,反正我还欠柱子不少钱,就从这里面扣。”
最终,在李兆坤的说服下,李丽华收下了那只老母鸡,她坐月子确实需要营养,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替孩子考虑一下,这营养跟不上,哪来的奶水。
送走1959年,迎来了新的一年。
虽然新的一年,依然困难重重,但不管怎么样,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一年,也算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一大早,李赵氏便带着孙子们回来了,昨晚又下雪了,小家伙们人手一个雪球,他们设计将爸爸骗到了屋外,然后一起向爸爸扔出了雪球。
李兆坤拍了拍身上的积雪,然后一把抓住跑得最慢的五毛,轻轻打了几下屁股,惹得五毛哇哇大叫。
自从他病好了后,小家伙们又恢复了往日的调皮捣蛋,真好!
李赵氏在家转了一圈,很快就发现了鸡笼子里老母鸡和老母鸭。
“老三,你真买老母鸡了?买一只就够了,怎么还买了一只鸭子?”
“妈,那只鸭子是送给我师父的,昨天说好了,今天要带大丫他们去师父家做客,都好长时间没过去了。”
李兆坤赶忙解释道。
李赵氏一听是送给张淑兰的,立马不说话了,小儿子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全是他师父的功劳。
别说送鸭子了,就算连老母鸡一起送过去,她也不心疼。
毕竟光写歌,老三就拿了三四百块钱的稿费,比工资挣得都多。
李兆坤从柜子里拿出一只风干暾,随手递给了老太太:“妈,今天元旦,咱们老李家又添了新人,中午您和我爸,叫上老大和老二他们两家,一起吃顿好的。”
之前他生病,老大和老二一直忙前忙后,也帮了不少忙,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请两家人吃顿好的,表示一下感谢。
他这人就是这样,从来恩怨分明。
“咸鸡哪来的?又乱花钱了?”
李赵氏满脸肉疼道。
“甭管哪来的?儿子孝敬您的,您就吃呗!我昨天刚拿了一笔稿费,现在不差钱。”李兆坤笑着安抚道。
李赵氏拿着“风干鹅”看了看,顿时面带不舍:“这么大的鹅,切半只下来就够了,剩下的半只留着过年再吃。”
今年形势很困难,过年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到鸡和猪肉,留半只正好,免得年夜饭太寒酸了,不好看。
“行,都随您!”
李兆坤毫不在意道。
一只风干暾有七八斤重,切一半也有将近四斤,再加之一些配菜,勉强也够吃了,如今这形势,能吃上肉就已经很不错了,难道还想吃肉吃到饱?
ps:求推荐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