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就先放下。
小青开始在石桌上临摹字帖。
识字之后就是练字,蛇爬一样的字体肯定是不能见人的。
那一千个“人”字直接被白素贞给磨成了齑粉撒到了荒野之中,据说不能看,否则会被当做有人在大晋行巫蛊之事。
崇绮书院之中可以临摹的字帖很多,石林之中除了那四面千字外还有其他大师留下的墨宝。
当然小青有更好的选择。
许宣自觉收了白姑娘的菩萨心经,这份恩情无以为报,以身相许又会乱己佛心,所以只能在其他方面报答对方。
特意找柳仲郢教授讨要了一些幼童启蒙字帖过来。
当场现写的字帖,可是真正的稀罕物。
毕竟老教授除了给自家后辈和皇室写过,第三份就给了许教习。
然后老头还好奇的问道什么时候有的孩子,上了蒙学也不小了啊。
许宣支支吾吾的应付了过去。
留下一句都是为了孩子。
回到乙三院就开始指导小妖怪写字。
文本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
昔者仓颉作书,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
作为文明传承的工具,以及探索表达宇宙奥妙的载具,拥有着种种神异。
龙章凤篆,天书符录,皆在其中。
人族作为天地主角,这文本之功甚大啊。
小青既然化形成人也也是要好好练习才行。
而许宣则是放下判官笔,拿起一卷树皮开始参悟地藏十轮经第二卷。
“我曾十三劫,已勤修苦行,为一切有情,除三灾五浊。多俱胝佛所,已设无边供,曾见大集会,清信众和合。聪哲勤精进,皆来同会集
此经文蕴含着天地至理,非等闲之辈所能轻易窥其奥秘。
虽然这次没有大能以心力讲法,但自己领悟也是颇有感触。
好歹也算正宗佛家弟子,还有第一卷打底领悟,第二卷一点点的诵读自然不是问题。
而且诚心之下思之如探宝藏,惊喜连连。
里面竟然还有地藏说咒感应。
陆判虽然入魔求生,但气魄终究是地府神尊的气魄,这好东西是真的给啊。
经文所述,地藏菩萨摩诃萨亲口宣说: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大记明咒总持章句,时佉罗帝耶山普皆震动,俱胝天乐不鼓自鸣,雨无量种天妙香华及珍宝等。一切众会咸悉惊跃,皆获希奇,得未曾有。”
这样殊胜的咒语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可称伟力。
若想获得地藏加持需诵念梵语咒文。
如谶蒱,谶谶蒱,阿迦舍谶蒱,缚羯洛谶蒱,庵跋洛谶蒱,筏罗谶蒱,伐折洛谶蒱等
亦或是力大砖飞,直接诵念菩萨法号。
如——世尊地藏。
世尊如来,世尊地藏,和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一样,都是和上界大佬打招呼,求关照的意思。
神通有灵,自然会威力倍增。
许宣大喜,这是掏着好东西了啊。
以后袈裟一出,跟着就是怒吼世尊地藏,简直凶残的一塌糊涂。
有点道行的妖魔看到这场面都得肝颤。
至于打架还要喊口号这种画风也很威猛的,总比用c语言骂人强啊。
心满意足,陆判也只是个走了弯路的好同判官啊。
天光大亮,小青回家接受姐姐的课业抽查。
崇绮的一天开始了。
学生已经陆续回校上课。
这一场江南文会重振了三大书院的名望,从中获利的学生不知凡几。
在西湖边就看这群家伙得瑟了。
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文章策论,都获得了众人的蹭赞。
毕竟师资力量差距巨大,文会又不是科举,比拼的内容不仅限于明经那几篇。
自然是给了这些高等院校的人提供了充分的舞台。
几乎每个人回来都带着春风般的笑容,浮躁之气有些压不住。
教授教习们以圣贤劝学之语劝诫的效果不是很好,众人有些忧虑。
明书科的柳教授感觉最明显,这些学生写的字都快飞起来了。
字形还在框架之中,字意却好象把框架包在其中。
于是果断查找援助。
既然解决不了问题就找可以解决问题的人出马。
“许教习,拜托了。”
许教习点头,老教授的字帖帮了大忙,且看他如何压住这群骄兵悍将!
踱着四方步,眼神象是鹰隼一样的看着坐立不安的诸位学子。
“某同学,江南文会会首是何人?”
“白鹿书院卢柟。”
声音象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那个阴阳怪气的表情让学生们感到格外难受。
若不是此僚手段阴险毒辣,淫威甚重,定要此刻站起来立刻认错。
可学生们都知道,今天许教习既然来了就不会轻易收手。
果然又点起另一个人。
“你们有谁可以与那朱尔旦争锋?”
“学生惭愧。”
“是老师惭愧。”
这回答让人几欲吐血。
“那么崇绮出名是因为什么出名,是因为尔等的学问而出名的吗?”
众学子低头,打算混过去。
“生资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学业之美在德行,不仅文章。”
“仅仅是一点名声就如此躁动,若是真的步入仕途还能恪守本心?”
阴阳之道纵横教室之中,柳教授在一旁笑呵呵的拿笔记录,都是教程心得啊。
此时有几个寒门弟子有些不服,委婉的表示文会扬名不就是书院本意嘛。
再说他们都是饱读圣人道理的书生,怎么可能会守不住本心。
教室之中一群人疯狂倒吸凉气,差点抽出一片真空。
勇者无惧!
无知者无惧!
因为无惧,所以无惧!
大部分学生在心中给勇士立起了牌位。
到底是没有见过之前世家子学子们挨的连番毒打,天真了。
许宣也是一乐。
“这位同学,饱读圣人道理就可以恪守本心?”
“论及名望,尔等比那凿壁偷光的乐安侯如何。”
“此人善诗经,主张“礼让为国,整顿吏治,使“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
“还提出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放郑、卫,进雅、送,举异才,开直言,任温良之人,退苛薄之吏。”
“可是饱读圣人道理?”
学生懵逼,大部分学生不读史的。
只能懵懂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