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间,原本庄严肃穆的金殿之中,空气仿佛凝固般鸦雀无声。
连最细微的呼吸声都清淅可闻,所有人都被这惊天噩耗震得魂不附体。
空气都变得灼热起来,唇舌之间有些干燥。
北邙山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横亘于“天下之中”的北侧,巍然耸峙。其山势如北辰之星,被黄河与群山自然拱卫,藏风聚气,纳灵蕴秀,自古以来便是中原大地的龙脉所在。
因而自古人主皆视其为绝佳的长眠之所。
从东周王陵到东汉皇陵,从曹魏墓葬到西晋陵寝,这座山脉成为了历代帝王将相、贵胄公卿竞相选择的王陵吉壤。
无数豪强无不想借此宝地永镇国运,福泽子孙,在这片风水宝地中求得永恒安宁。
山脉主要有平逢山、谷城山、宜苏山、翠云峰、首阳山等三十三峰,自西向东,一字排开,宛如一条横卧的苍龙。
其中首阳山为偃师境内邙山的最高峰。其名取自“日出之初,光必先及”之意,像征着光明与希望。
商朝灭亡后,伯夷、叔齐二人隐居于首阳山,不食周粟,绝食而死。留下了“采薇首阳”的千古佳话,更显此山之圣洁高义。
当然,首阳山中还有一处尤为重要的名胜皇陵,称作高原陵。
这座高原陵,正是大晋开国皇帝司马懿的陵寝。
所以这地方“崩了”,就很让当朝皇帝难以承受。
放在历朝历代都是天大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比荧惑守心更加动摇大统之位的惊天凶兆。
皇陵崩塌不仅意味着祖先震怒,更暗示着天命不再眷顾,是改朝换代的先声。
就连攻许的口号都是现成的名人名句。
要知道大晋初期出了一个有名的孝子,写下了被后世奉为经典的名句。
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李密,字令伯,名虔人。
这位以孝行闻名天下的名士,当年在面对武帝司马炎征召为太子洗马时,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为由,力辞不往。上表陈述自己无法应命的原因,这就是着名的《陈情表》。
其中一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堪称绝妙。
这七个字不仅让武帝龙颜大悦,更成为大晋立国的道德基石,被奉为治国圭臬。
圣明的朝廷以孝道治理天下,这不仅是李密的高明之处,更是整个封建集权统治的精妙设计。
孝道作为历朝历代都会举起的道德大棒,其威力甚至胜过千军万马。
在这个体系下,百姓要视皇帝为君父,为政者也是以父母官自居。朝廷更可以直白露骨地引导百姓称政权为父母。
这样对待“子女”的态度就可以灵活一些,可以是慈父慈母,也可以是严父严母,反正父母还能害你吗?
而现在,这个精心构建的道德体系正在崩塌。
以孝治天下的朝廷,连自己的祖坟都守不住?
以孝治天下的皇帝,连自己的先祖都护不周全?
实际上李密为儒门今文经学流派代表,又兼容了巴蜀学派的精髓。
所传承的学问,是以经学、史学、纬学为内核,兼具古文献学与政治学的庞大体系。
那么《陈情表》中自然不会是纯粹的愚孝,而是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智慧与处世哲学。
但释经权从来都在统治者的手里。
就象一块上好的美玉,落在匠人手中可以雕琢成传世珍品,落在屠夫手中却可能被当作垫刀石。
这“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自然也可以任由当权者编排扭曲,为其所用。
尤其是司马氏政权通过“禅让”得位,本就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更加需要标榜孝道,以淡化政权更替的争议,重塑统治的合法性。孝道就成了最好的遮羞布,也是最有力的统治工具。
《泰始律》更是明确规定不孝者可判死罪,将孝道彻底纳入法律体系。
当初西门县令因为辖下的不孝案被免官,已经是白鹿书院全力运作多方周旋的结果了。
所以这一次高原陵崩塌反倒是砸到了皇朝正统的脚上,那么现在谁能治一个皇帝“不孝”的罪名?
几位一直很活跃的王爷们可能有话要说了。
在金殿之上的几位大臣们知道,这个国家已经风雨欲来不,是风雨已来。
太常是第一个感受风雨的。
作为掌管陵县行政的九卿之首,皇陵出事,他是无论如何也跑不了的。
此刻只能徨恐地跪在那里,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等侯着不知会是怎样的发落。
九卿之首肯定是保不住的,说不定连这项上人头,都要跟着搬家!
贾充则是暗自感慨当今陛下的不容易。
这位天子这几年过的,怕是连狗都不如。
每隔几个月都会头痛一次,每隔几个月都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每隔几个月都会被命运狠狠地伤害一次。
而最近这几个月,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
一连串的打击,就连他这个见惯风浪的权臣都觉得触目惊心。
难不成暗中除了我们这些坏人,还有其他势力在行动?
贾充不禁陷入沉思。他自认已经把朝堂上下经营得铁桶一般,可这一波接一波的风浪,显然超出了掌控范围。
其他人则是心思各异,表情管理同样有些失控。
有暗自窃喜的,有忧心忡忡的,在这金殿之上每一张看似徨恐的面孔背后,都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算计。
就连一直绷着假脸的国师,这一次都有些控制不住了。
面色凝重,抬头望向洛阳北方,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其自认是个人间顶级的阴谋家,以及顶级的妖魔。这些年来设计了一个可以影响九州的大事件,常常以此而自傲。
什么长江龙君,不过困守一条江水;什么白莲圣母,终究伏诛于天遣之下。
这人间,本该是它的棋盘才对。
但最近几年的种种风波,越发让其感到自身的渺小以及不够邪恶。
那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那种动辄颠复乾坤的气魄,顶级妖魔都自愧不如。
敬畏的感觉就这样莫明其妙地重新回归内心。
对一个立志夺取气运,祸乱天下的妖魔来说,实在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它此刻内心非常焦虑,以及烦躁,还有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畏惧。
南方的风雨它不看,就可以当做不存在。
北方的风雨,它无视,就只是微风细雨。
但洛阳门口的事情,真的不能不管了。邙山就在皇城边上,这等于是被人打到了家门口,再装作看不见就说不过去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崇?是不是针对我来的?
国师越想越觉得不安。
它这些年在暗中布局,得罪的势力不在少数。莫非是哪个仇家找上门来了?
时间往回退少许。
今日的邙山天气很不好,非常不好。
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好似成为了标准的大事件背景板。
但这并非普通的雷雨天气,而是天地在示警,表示这里有足以搅乱天地元气的大事件正在发生。
那些狂暴的雷电,实际上是正负电子在疯狂摩擦碰撞产生的异象。强烈的亮光与巨大的声响,都是天地在发出最严厉的警告:实力不够的生灵赶紧躲起来,或者逃到其他地方去避难!
当然,实力足够的强者自然是不会躲避。
相反,他们还想前去探查个究竟。毕竟这等天地异象,往往意味着莫大的机缘或是惊天的秘密。
北邙山不仅是阳间规格最高、最为密集的墓群所在地,其深处更因千年阴气积累、龙脉地气交汇,自然形成了数处勾连阴阳的“通幽之地”。
这些地方游离于三界规则之外,是名副其实的法外之地。
内部自然有不少不死的传说在蛰伏,有上古战死的名将英魂,有修炼千年的尸解仙,有堕入魔道的古代方士堪称是生者禁步、亡者徘徊的诡异界域。
如今家门口被人搞得鸡犬不宁,这些沉睡已久的传说,终于开始苏醒了。
一道道恐怖的气息从邙山深处升起,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睁开。
“是谁!!!”
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从邙山深处传来,带着积压千年的怒火。
“敢打扰我的沉眠!”
另一个阴冷的声音接踵而至,仿佛来自九幽深处。
“我乃大周”“好饿!!”“本王
“”
此起彼伏的嘶吼声让这座通幽之地瞬间热闹起来。
潜伏在其中也在咋咋呼呼的祁利叉王同样如此。这位奉许宣之命前来北邙山调查的鬼王,已经成功打入这些古老存在的内部,正以“新晋鬼王”的身份在此潜伏。
经过这段时间的探查,得出的结论就是:邙山虽然不如五方鬼帝的道场那般恐怖,但底蕴也远高于一座大地狱。其中更是有几位堪比蒙特内哥罗老妖的存在,绝对不可力敌。
幸好这里是在洛阳附近,有历代帝王龙气镇压,否则这些通幽的白骨魔和尸魔,以及各路不甘于消失的王侯将相,绝对会冲出部山祸乱天下。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愣头青敢来这里撒野,真是嫌命长。”
祁利叉王正在默默吐槽,同时用意念撰写调查报告。
突然,他听到了水声?
那声音起初很微弱,象是远处溪流潺潺。但转眼间就变得震耳欲聋,仿佛整座山体都在水声中震颤!
不好!
鬼王的愿力本质被触动,祁利叉王立刻起身离开藏身之处,甚至头也不回地开始跑路。
他感受到了消亡的预兆。
不是普通的受伤或者被打散,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永恒的消亡!
就在刚才,清淅地感知到不远处一个叫得很欢的白骨魔,突然失去了声息,连一点残魂都没留下!
这绝不是寻常的变故!
部山出事了!有不得了的东西闯进来了!
凭借着鬼王特有的趋吉避凶本能,以及在保安堂长期锻炼出来的卓越跑路能力,再加之心中默念“圣父庇佑”的神咒,祁利叉王总算在千钧一发之际跳出了这条地脉。